研究显示“电子药丸”可为COVID-19重症患者提供抗炎作用

研究显示“电子药丸”可为COVID-19重症患者提供抗炎作用当一种病毒--如SARS-CoV-2--在体内引发炎症反应时,这一信息通过感觉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从大脑延伸到人体大多数器官的迷走神经以调节方式作出抗炎反射的反应。然而,如果抗炎反应太弱,过度的炎症可能对人体自身的再生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恢复最初的保护性炎症反应和再生过程之间的平衡,可以使用aVNS系统。PC版: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oft/132383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view/132383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自然杀伤细胞疗法为COVID-19重症ARDS患者提供生存的希望

自然杀伤细胞疗法为COVID-19重症ARDS患者提供生存的希望iNKT细胞疗法的作用是挽救衰竭的T细胞,促使产生抗炎细胞因子反应,从而有可能激活抗病毒免疫力,帮助这些患者抵抗感染,并减轻严重的致病性肺部炎症。这项新研究是在三家医疗中心进行的,研究发现,agenT-797(也正在癌症试验中进行研究)可以快速制造,具有可耐受的安全性,而且似乎对接受重症监护的COVID-19ARDS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有积极影响。这项探索性试验包括20名继发于COVID-19的严重ARDS机械通气患者。在参与试验的20名患者中,14人(70%)在30天后存活(对照组为10%),与接受较少细胞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最高剂量agenT-797治疗的患者发生细菌性肺炎的几率降低了80%。共有21名患者接受了治疗(主要试验,加上一名同情使用),其中包括5名同时接受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治疗的患者。在VV-ECMO中,脱氧血液通过膜肺泵出,然后通过插管回流到体内。这项试验被认为是首次将任何类型的免疫细胞疗法用于接受VV-ECMO治疗的危重病人。VV-ECMO患者在30天和90天后的存活率为80%,120天后为60%。与之相比,在同一机构接受VV-ECMO治疗的COVID-19患者在相同时间段内的总生存率为51%。共同资深作者、英国剑桥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ARU)生物医学科学教授贾斯汀-斯特宾(JustinStebbing)说:"在这项小型探索性研究中,我们观察到MiNK的iNKT细胞疗法在ARDS患者中引发了抗炎反应。尽管预后不佳,但接受这种疗法治疗的重症患者死亡率较高,接受最高剂量治疗的患者肺炎发病率也有所降低,这突出表明iNKT细胞,特别是agenT-797有可能更广泛地应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和感染。""AgenT-797的生产速度很快,与使用患者自身细胞不同,它是'现成的',由健康捐献者的细胞制成。这种疗法有可能用于多种严重感染,需要进行随机对照试验"。MiNK首席科学官、该研究的共同作者MarcvanDijk博士说:"这些发表的研究结果加强了iNKT细胞在缓解严重急性呼吸窘迫方面的独特能力和潜力。数据证明了agenT-797令人鼓舞的生存益处、帮助清除继发性感染的能力,以及在呼吸机患者和使用VV-ECMO支持的患者中的耐受性"。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编译来源: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1653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16535.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大麻具有独特的抗炎作用 可诱导免疫细胞的转换

科学家发现大麻具有独特的抗炎作用可诱导免疫细胞的转换一个国际研究小组阐明了大麻素在炎症中的作用模式。耶拿药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大麻素的抗炎作用,尤其是大麻二酚(CBD)。他们发现,大麻二酚能激活一种导致炎症消退的酶,并相信这些发现能为炎症性疾病带来新的治疗方法。耶拿大学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同事在《细胞化学生物学》(CellChemicalBi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以不同的视角看待大麻这种传统的药用植物。药学研究所的研究小组调查了大麻植物中的某些成分如何对抗炎症。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大麻不仅具有镇痛和解痉作用,还具有抗炎效果。与奥利弗-韦尔兹教授共同领导这项研究的保罗-迈克-乔丹博士说:"然而,直到现在,这种抗炎作用的原因基本上还不清楚。"PaulMikeJordan博士(左)与LukasK.Peltner(右)研究大麻素对人体的作用。图片来源:AnnaKönig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同的大麻素(包括具有精神活性的THC(四氢大麻酚)和CBD(大麻二酚))如何作用于人类免疫细胞,这些大麻素目前已经可以在免费产品中找到。"我们发现,我们研究的所有八种大麻素都具有抗炎作用,"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博士生卢卡斯-佩尔特纳(LukasPeltner)说。"我们发现,我们研究的所有化合物都能抑制细胞中促炎症信使物质的形成,同时增强消炎物质的形成。"CBD诱导免疫细胞的转换研究小组对其作用模式进行了更详细的研究。研究人员能够确定,CBD能够激活15脂氧合酶-1,从而引发炎症溶解信使物质的产生,进而使炎症消退。乔丹博士解释说:"因此,CBD在受影响的细胞中诱导了一个开关,可以说是将炎症过程从促进的一方引导到了抑制的一方。研究人员还在小鼠的动物实验中证实了这些在细胞培养物中获得的结果。"研究人员总结说,从长远来看,所获得的见解可以为治疗炎症性疾病带来新的治疗策略。重点应放在CBD上,它是研究中最有效的大麻素。乔丹博士指出,以前批准的大麻素制剂含有CBD,"但也含有具有精神活性的四氢大麻酚,这可能会产生各种副作用。仅含有CBD的治疗剂将减少这一问题。"...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822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82221.htm

封面图片

抗炎分子的减少可能在大脑衰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抗炎分子的减少可能在大脑衰老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几十年前,科学家在大鼠大脑中发现了一类新的脂质,被称为SGDG(3-磺基半乳糖基二酰基甘油)。当时有几项研究显示,这些SGDG似乎在大鼠大脑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然后随着动物年龄的增长数量减少。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人员已经完全忘记了SGDG。它们从未被确定为存在于人类大脑中,并被归入动物分子数据库的脚注。新研究的第一作者DanTan解释说:"SGDG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被确认,但后续研究很少。这些脂质基本上被遗忘了,在脂质数据库中不见踪影。没有人知道SGDG会在衰老过程中发生变化或受到调节,更不用说它们具有生物活性,而且可能是可治疗的目标"。Tan及其同事的新研究从未着手专门研究SGDG。相反,最初的重点是对小鼠大脑中随着年龄增长的脂质变化进行广泛的调查。在进行这项调查时,研究人员发现SGDG在小鼠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会逐渐减少。该研究还显示,SGDG与年龄相关的下降特别发生在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研究的下一步涉及合成SGDG并探索其生物作用。在实验室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SGDG具有抗炎特性,这表明它们与年龄有关的下降可能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研究的最后一部分是研究SGDG是否真的存在于人脑中。上次在1978年进行调查时,没有检测到SGDG。然而,从那时起,分析技术不断发展,利用新技术,该研究首次在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发现了SGDG的证据。研究人员在研究报告中总结说:"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项显示一类与衰老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脂类发挥抗炎作用的研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SGDG的逐渐丧失有助于老年大脑的神经炎症,最终导致与衰老有关的病理变化。"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AlanSaghatelian特别关注脂类的研究。他认为脂质是衰老研究中一个极度缺乏研究的领域,虽然肯定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确定SGDG下降对人类的影响,但这些发现很好地证明这些脂肪分子是值得研究的。Saghatelian说:"这些SGDG显然在衰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开启了一种可能性,即我们一直缺少的其他关键衰老途径。这是一个相当明显的案例,未来应该更多地挖掘它。"了解更多:https://www.salk.edu/news-release/salk-scientists-discover-new-molecules-that-decline-in-the-aging-brain/...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157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1575.htm

封面图片

非处方抗组胺药可修复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神经损伤

非处方抗组胺药可修复多发性硬化症引起的神经损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MS)中,身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覆盖神经的保护性髓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并破坏大脑与身体之间的交流。髓磷脂的分解——称为脱髓鞘——会导致严重程度从麻木和刺痛到失明和瘫痪的症状。任何MS治疗的目标都是逆转脱髓鞘,这将恢复正常的神经功能并减少或预防长期残疾。目前的治疗方法不是逆转脱髓鞘过程,而是侧重于疾病的自身免疫方面,阻止免疫细胞进入髓磷脂或以其他方式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现在,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clemastine的非处方抗组胺药,它可以逆转对髓鞘的损伤,而且,他们还发现了一种可以衡量药物有效性的生物标志物。这一切都取决于一种叫做“髓鞘水部分”或MWF的机体部分。它被困在包裹在大脑神经周围的髓磷脂层之间的水不能像漂浮在脑细胞之间的水那样自由移动。MWF测量髓鞘水与脑组织总水含量的比率,并指示髓鞘完整性。研究人员检查了参加ReBUILD试验的50名MS患者,他们被分为两组:第一组在研究的前三个月接受氯马斯汀,第二组仅在第三至第五个月接受,并给予安慰剂开始。他们使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了患者胼胝体中的MWF,胼胝体是连接大脑左右两侧的神经纤维束,髓鞘致密。研究人员发现,在第一组中,参与者接受抗组胺药后髓鞘水增加,并持续增加直至停药。在第二组中,服用安慰剂时髓鞘水减少,服用氯马斯汀时髓鞘水增加。研究人员还指出,明显的髓鞘再生发生在可见MS病变以外的区域,即髓鞘受损或结疤的区域。根据他们的发现,他们说使用MRI测量胼胝体的MWF变化应该被用作评估髓鞘再生疗法的标准生物标志物。该研究的通讯作者AriGreen说:“这是第一个在MRI上记录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大脑修复的例子。这项研究提供了第一个直接的、经过生物学验证的、基于成像的证据,证明氯马斯汀诱导的髓鞘修复。这将为未来髓鞘再生疗法的研究设定标准。”该研究的结果证实了之前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使用相同的50名参与者进行的一项研究的结果,该研究发现氯马斯汀减少了延迟的神经信号传导。研究人员说,氯马斯汀刺激负责制造髓磷脂的干细胞分化,并提供了一种不关注免疫系统的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替代方法。但是,虽然结果很有希望,但他们表示仍需要对治疗进行微调。“在我们可以使用的剂量下,氯马斯汀只能部分有效,”格林说。“它可以起到镇静作用,这对MS患者来说尤其不利。我们希望能开发出更好的药物,但氯马斯汀已被证明是显示髓鞘再生可能性的工具。”未来,研究人员计划研究氯马斯汀治疗早产儿脑损伤的潜力,这些早产儿经常遭受髓鞘损伤。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519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5197.htm

封面图片

一种常见的食物成分色氨酸是如何导致关节炎的?

一种常见的食物成分色氨酸是如何导致关节炎的?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是科罗拉多大学风湿病学系主任、斯科维尔捐赠讲座教授、医学博士克里斯汀-库恩(KristineKuhn)。她的几位同事合作撰写了这篇论文,并于二月份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上。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存在于许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包括肉类、鱼类、乳制品以及某些种子和坚果。它在人体内有多种用途,包括帮助制造蛋白质、肌肉、酶和神经递质(神经系统的化学信使)。人体不会制造它,而是从饮食中获取。许多人认为色氨酸是火鸡中的一种成分,据说它能让我们在感恩节大餐后昏昏欲睡。事实上,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色氨酸在帮助调节睡眠周期方面发挥着作用,但火鸡中的色氨酸含量可能并不是导致餐后昏昏欲睡的主要原因。库恩和她的同事们开始研究,一种在人体内通常是有益力量的物质,是如何转化为引发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的途径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它会导致手脚肿胀疼痛和关节畸形。"众所周知,微生物群--我们肠道中的细菌--可以将色氨酸分解成副产品。其中一些副产品具有抗炎作用,但我们也发现了这些产品的一些炎症原因,"库恩说。"我们首次强调了哪些产品会导致炎症,以及它们是如何导致炎症的。"她说,这项新研究"建立在我们对脊柱关节炎患者的一些观察基础之上--脊柱关节炎并不完全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但却是一种密切相关的疾病--我们发现微生物组的变化与这些被称为吲哚的产物产量增加有关,这些产物是细菌从色氨酸中制造出来的"。她说,在涉及小鼠的关节炎研究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变化。她说:"我们让小鼠服用抗生素,消灭它们的微生物群,结果它们没有得关节炎,也没有吲哚。于是我们说,好吧,如果它们确实有微生物群,而我们让它们吃含少量色氨酸的食物呢?微生物群不能将色氨酸分解成吲哚,小鼠就不会得关节炎。因此,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证明,是色氨酸被微生物组分解成了吲哚。"那么,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呢?"我们发现,当吲哚存在时,小鼠开始产生自反应性T细胞,这些细胞更具炎症性。小鼠体内帮助维持免疫系统平衡的调节性T细胞减少,它们开始产生致病性更强的抗体。我们发现,当吲哚存在时,抗体具有更强炎症性的标志。"论文的结论是,"阻断吲哚的生成可能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脊柱关节炎的独特途径"。这就是为体内的色氨酸找到正确的途径。"如果色氨酸进入人体细胞,它往往会被分解成抗炎产物,而当它进入细菌细胞时,则会加剧炎症反应。我们思考如何将其转化为疗法的方法是:如何保持平衡,使色氨酸走向抗炎途径?如何操纵肠道细菌来调节平衡?这就是我们未来感兴趣的方向。"库恩的研究是否表明我们应该换一种吃法?"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她说。"富含植物纤维和瘦肉的饮食--整个地中海饮食--似乎能将微生物组推向更健康的状态,这样你就能获得色氨酸的抗炎特性,而典型的西方饮食似乎更倾向于炎症途径"。至于预防关节炎的其他方法,库恩说,通过风湿病学部同事的研究,"我们已经开始了解高危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实际上可以根据血液标志物来识别在未来几年内有可能发展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有一些数据表明,我们可以在这一阶段进行干预并预防疾病,但我们还不太确定干预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编译自:ScitechDaily...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332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3321.htm

封面图片

美媒:科学家或解开新冠感染后丧失嗅觉之谜

美媒:科学家或解开新冠感染后丧失嗅觉之谜有些情况下,丧失嗅觉的患者在新冠康复长达16个月后仍存在免疫或炎性反应。这项小型研究已经同行评审。与嗅觉正常的人相比,长期丧失嗅觉的患者,其嗅觉感觉神经元更少,即发现气味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的鼻子细胞。论文作者之一、杜克大学鼻窦外科医生布拉德·戈德斯坦说,嗅觉一直难以恢复的患者,其嗅觉神经元平均要比健康人群少75%。戈德斯坦说:“我们认为嗅觉神经元减少几乎肯定与炎症相关。”嗅觉丧失是常见的新冠症状。戈德斯坦及其同事从9名感染新冠后嗅觉丧失的患者鼻子中收集了组织样本,然后与健康人群进行对照。论文说,一直丧失嗅觉的患者,他们鼻子中的T细胞更多一些,这种白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至关重要;戈德斯坦说T细胞生成与炎症相关的物质——伽玛干扰素,而支持细胞似乎对它起反应。支持细胞保护并滋养嗅觉神经元。没有支持细胞,嗅觉神经元无法生存。研究显示: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并不直接感染嗅觉神经元,而是能够袭击这种支持细胞。嗅觉丧失的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他们体内某种消炎细胞更少一些,而特定发炎细胞更多一些。健康人群包含2名新冠康复者,但是他们不存在长期嗅觉丧失症状。新冠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支持了相关证据,即炎症可能是长新冠症状的罪魁祸首。《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卷》月刊今年4月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新冠死亡患者的嗅球(负责接收和处理鼻子中嗅觉神经元信息的大脑部位)中存在炎症。这篇论文的作者指出,神经炎症可能是导致嗅觉丧失及其它与长新冠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脑雾)的因素之一。(编译/郑国仪)...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598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5981.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