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T的新突破:简单材料可擦除电厂烟囱当中的二氧化碳

NIST的新突破:简单材料可擦除电厂烟囱当中的二氧化碳甲酸铝是该团队的研究对象。它是被称为金属有机框架(MOFs)的一类物质之一。作为一个群体,MOFs在过滤和分离有机材料--通常是化石燃料中的各种碳氢化合物--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一些MOFs在提炼天然气或分离汽油中的辛烷成分方面显示出前景;其他的MOFs可能有助于降低塑料制造的成本或廉价地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它们进行这种分离的能力来自于其固有的多孔性。甲酸铝,科学家们称之为ALF,具有将二氧化碳(CO2)从其他气体中分离出来的天赋,这些气体通常从火力发电厂的烟囱中飞出。与此同时,据NIST的HaydenEvans(海登·埃文斯)说,它也缺乏其他拟议的碳过滤材料所具有的缺点。埃文斯是该团队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该论文于11月2日发表在同行评议的《科学进展》杂志上。"这项工作令人振奋的是,相对于其他高性能的二氧化碳吸附剂,ALF的性能确实很好,但它在简单性、整体稳定性和易于制备方面可以与设计者的化合物相媲美,"NIST中子研究中心(NCNR)的化学家埃文斯说。"它是由两种很容易找到和很丰富的物质组成的,因此创造足够的ALF来广泛使用应该是可能的,而且成本非常低。"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科学、技术和研究机构、特拉华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科学家也被列入研究小组。全球大约30%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由燃煤电厂造成的。即使世界正在接受其他能源,如不产生温室气体的太阳能和风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减少现有电厂的碳输出,可以帮助缓解它们在运行中的影响。一个合理的方法是在烟气进入大气层之前就将其洗净。然而,事实证明创建一个有效的洗涤装置是具有挑战性的。流入燃煤电厂烟囱的混合气体通常是相当热、潮湿且具有腐蚀性--这些特点使得我们很难找到一种经济的材料来有效地完成这项工作。一些MOFs效果很好,但由昂贵的材料制成;其他MOFs本身成本较低,但只有在干燥条件下才有足够的表现,需要一个"干燥步骤",以降低气体湿度,但提高了洗涤过程的整体成本。"把这一切放在一起,你需要某种神奇的材料,"埃文斯说。"在这里,除了在非常潮湿的条件下的稳定性,我们已经成功地勾选了每一个盒子。然而,使用ALF将足够便宜,以至于干燥步骤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ALF是由氢氧化铝和甲酸制成的,这两种化学品在市场上很丰富,而且很容易得到。埃文斯说,它的成本将低于每公斤1美元,这比具有类似性能的其他材料的成本低100倍。低成本是很重要的,因为单个工厂的碳捕获可能需要多达数万吨的过滤材料。整个世界需要的数量将是巨大的。在微观尺度上,ALF类似于一个有无数小孔的三维铁丝笼。这些小孔大到足以让二氧化碳分子进入并被困住,但小到足以排除构成烟气大部分的稍大的氮气分子。埃文斯说,国家核研究中心的中子衍射工作向研究小组展示了材料中的单个笼子是如何收集和填充二氧化碳的,揭示了气体分子像手套中的手一样适合ALF中的某些笼子。尽管有潜力,ALF还不能立即开始运用。工程师们将需要设计一个程序来大规模地制造ALF。燃煤电厂也需要一个兼容性测试过程,还需要在洗涤烟气之前降低烟气的湿度。埃文斯说,人们已经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了很大的了解,而且它们不会使使用ALF的成本过高。之后如何处理二氧化碳也是一个主要问题,尽管这是所有碳捕捉材料的一个问题。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是将其转化为甲酸--甲酸不仅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机材料,也是ALF的两种成分之一。新的想法是,ALF可以成为一个循环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ALF从废气中去除二氧化碳,而捕获的二氧化碳被用来制造更多的甲酸。然后,这种甲酸将被用来制造更多的ALF,进一步减少材料循环的整体影响和成本。埃文斯说:"现在有大量的研究在进行,研究如何处理所有捕获的二氧化碳,我们最终有可能利用太阳能从水中分离出氢气,然后将氢气与二氧化碳结合,制造更多的甲酸。与ALF相结合,这是一个有助于地球的解决方案。"...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195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1957.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将首次开启海上二氧化碳封存

中国将首次开启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中海油表示,这口井将建立起二氧化碳回注地层的“绿色通道”,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50万吨以上,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或停开近100万辆轿车。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郭永宾表示,这口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完全由中国自主设计实施,标志着中国初步形成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恩平15-1油田位于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90米,是中国南海首个高含二氧化碳油田。经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中海油最终确定将二氧化碳封存在距离恩平15-1平台约3公里处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该种地质构造类似一个倒扣在地底下的“巨碗”,具有自然封闭性,能够长期稳定地罩住二氧化碳。据悉,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是世界公认的具有巨大商业化应用潜力的碳减排技术之一。而在此之前,中国二氧化碳封存项目多为陆地封存。...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5034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50349.htm

封面图片

中国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

中国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称,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并拟于2024年尽早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根据《人民日报》星期二(4月16日)报道,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发布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此次发布的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分为三种口径,包括2021年全国、区域及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2021年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和2021年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据介绍,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是核算电力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基础参数。本次发布的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可供不同主体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参考使用,是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中“统筹推进排放因子测算”要求的重要举措,为碳排放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公告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将建立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常态化发布机制。根据基础数据更新情况,拟于2024年尽早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2024年4月16日8:16PM

封面图片

丹麦将从 2030 年征收农业二氧化碳税

丹麦将从2030年征收农业二氧化碳税当地时间6月24日获悉,丹麦政府与参与谈判的组织就农业二氧化碳税达成协议。根据协议,从2030年开始的过渡期内,丹麦农民将为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支付120丹麦克朗(约合125人民币)的税;从2035年开始,将为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支付300丹麦克朗(约合313人民币)的税。该协议还涉及植树造林、减氮和清洁饮用水等问题。(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蓝藻中关键酶可 “吞噬” 二氧化碳

蓝藻中关键酶可“吞噬”二氧化碳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隐藏在大自然蓝图中”的可“吞噬”二氧化碳的关键酶。这一发现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共同完成。蓝藻拥有名为二氧化碳浓缩机制(CCM)的系统,能固定大气中的碳,并以比一般植物和农作物快得多的速度将其转化为糖。研究人员表示,设计更高效捕获和利用二氧化碳的作物,将极大地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减少对氮肥和灌溉系统的需求,还能增强世界粮食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科技日报)

封面图片

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投用

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投用中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CCS)示范工程项目在南中国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二氧化碳。据财新网报道,中国海油集团星期四(6月1日)宣布上述信息。CCS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中的一种,即把二氧化碳从发电、化工、炼钢等过程中分离出来,直接注入咸水层、枯竭油气层、煤床、盐床等地质体中,从而封存二氧化碳的过程。上述项目是为了封存伴随恩平15-1海上原油生产平台开采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报道称,恩平15-1平台是亚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所在油田群高峰日产原油超过7000吨,油田伴生气的二氧化碳含量达95%,若二氧化碳随原油一起被开采,不仅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会腐蚀海上平台设施和海底管线。该项目目标是实现“岸碳入海”,即捕集陆上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罐车、管道、船舶等方式输送到海洋中利用或封存。中国海油介绍,中国南部及沿海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但这些地区陆域沉积盆地面积小、分布零散,不适宜封存;而海洋碳封存具有不占用土地、远离蓄水层、海水层阻隔等优势。

封面图片

剑桥研究人员发明可直接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新材料

剑桥研究人员发明可直接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新材料与目前的碳捕集方法相比,带电木炭海绵还可能更加节能,因为它需要更低的温度来去除捕集到的二氧化碳,以便将其储存起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领导这项研究的优素福-哈米德化学系亚历山大-福斯博士说:"从大气中捕捉碳排放是最后的手段,但考虑到气候紧急情况的规模,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必须做的第一件也是最紧迫的事情是在全球范围内减少碳排放,但温室气体清除也被认为是实现净零排放和限制气候变化最坏影响所必需的。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直接空气捕集是一种潜在的碳捕集方法,它使用海绵状材料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但目前的方法成本高昂,需要高温和使用天然气,而且缺乏稳定性。福斯说:"在使用多孔材料从大气中捕集碳方面,已经开展了一些很有前景的工作。"我们想看看活性炭是否可以作为一种选择,因为它便宜、稳定,而且可以大规模制造。"活性炭被广泛应用于净水器等净化领域,但它通常无法捕捉和保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福斯和他的同事提出,如果活性炭可以像电池一样充电,那么它就可以成为一种合适的碳捕获材料。给电池充电时,带电离子会进入电池的一个电极。研究人员假设,用氢氧化物这种化合物给活性炭充电,可以使其适用于碳捕获,因为氢氧化物会与二氧化碳形成可逆键。研究小组利用一种类似电池的充电过程,为一种廉价的活性炭布充入氢氧根离子。在这个过程中,炭布就像电池中的电极,氢氧根离子在炭的微孔中积聚。充电过程结束后,将木炭从"电池"中取出,清洗并烘干。对带电木炭海绵的测试表明,由于氢氧化物的结合机制,它可以成功地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利用类似电池的工艺制造材料的新方法,"福斯说。"二氧化碳捕获率已经与现有材料相当。但更有希望的是,这种方法的能源密集度要低得多,因为我们不需要高温来收集二氧化碳和再生木炭海绵。"为了从木炭中收集二氧化碳,使其得到净化和储存,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以逆转氢氧化物-二氧化碳键。目前用于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的大多数材料都需要加热到高达900°C的温度,通常需要使用天然气。然而,剑桥大学团队开发的带电木炭海绵只需要加热到90-100°C的温度,使用可再生电力即可达到这一温度。这种材料是通过电阻加热进行加热的,基本上是由内向外加热,因此过程更快,能耗更低。不过,这种材料也有局限性,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福斯说:"我们正在努力提高二氧化碳的捕获量,尤其是在潮湿的条件下,因为在潮湿的条件下,我们的性能会下降。"研究人员说,他们的方法可以用于碳捕获以外的领域,因为木炭中的孔隙和插入其中的离子可以进行微调,以捕获一系列分子。福斯说:"这种方法是我们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提出的一个疯狂想法,所以当这些想法真正奏效时,总是令人兴奋的。这打开了一扇门,可以用简单、节能的方式为不同应用制造各种材料。"编译来源:ScitechDailyDOI:10.1038/s41586-024-07449-2...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4094.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4094.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