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静脉注射毒品会激活特定的大脑区域 而口服则不会

研究发现静脉注射毒品会激活特定的大脑区域而口服则不会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静脉注射一种药物后,大脑的特定区域会被激活,而口服同一种药物时则不会,活动的增加与兴奋感的增加相关。这些发现可能会带来治疗成瘾的新方法。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诺拉-沃尔科(NoraVolkow)说:"我们很早就知道,药物进入大脑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上瘾,但我们还不知道确切的原因。现在,利用最新、最尖端的成像技术,我们有了一些了解。了解成瘾的大脑机制对于预防干预、开发药物使用障碍的新疗法以及解决用药过量危机至关重要。"研究人员招募了20名健康的成年参与者,通过三次不同的治疗,给他们口服或静脉注射小剂量的安慰剂或兴奋剂药物哌醋甲酯(俗称利他林)。哌醋甲酯是一种用于治疗多动症的安全有效的处方药,用于研究时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模型药物,安全地研究药物如何影响大脑与受试者的主观药物体验之间的关系。在接受药物或安慰剂治疗后,研究人员使用PET成像检查参与者多巴胺水平的差异,并使用fMRI成像研究大脑活动。PET扫描估计了大脑中多巴胺对药物给药途径的反应速度。与之前的研究一致,口服哌醋甲酯可使多巴胺在服药后一个多小时达到峰值,而静脉注射可使多巴胺在五到十分钟内达到峰值。fMRI成像显示,不同的给药途径激活了不同的大脑区域。研究人员在研究fMRI扫描结果时注意到,口服药物和静脉注射药物后,大脑的一个区域--与处理风险和恐惧有关的腹侧前额叶皮层的活跃程度较低。然而,只有静脉注射哌醋甲酯,而不是口服药物,才能激活另外两个区域,即背侧前扣带回皮层和脑岛。这一发现在所有20名研究参与者中都是一致的。背侧前扣带回皮层和脑岛是大脑"显著性网络"的一部分,该网络由多个区域组成,通过对环境中的事物赋予价值来选择哪些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研究表明,脑岛受损的人可以完全缓解毒瘾。目前的研究为越来越多关于突出网络似乎在药物使用和成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证据做出了贡献。研究人员还要求参与者实时跟踪他们对口服和静脉注射哌醋甲酯的欣快感或药物奖励的意识体验。研究人员注意到,静脉注射哌醋甲酯后,fMRI扫描观察到的突出网络活动与几乎所有参与者的"兴奋"主观体验密切相关。大脑这一部分的活动增加与参与者报告的"嗨"感增加相对应,而活动减少则与欣快感减弱相对应。由此,研究人员推断,他们在研究中发现的网络不仅与毒品产生的化学作用有关,还与毒品奖励的意识体验有关。"我从事成像研究已经有十多年了,在我们的一项研究中,我从未在所有参与者身上看到过如此一致和清晰的fMRI结果,"领衔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彼得-曼扎(PeterManza)说。"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大脑的显著性网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目标,是治疗成瘾的潜在新疗法。"研究人员的下一步工作是研究抑制"突出网络"是否会阻止与服药相关的兴奋感,这将进一步支持将"突出网络"作为治疗药物使用障碍的适当靶点。该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585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5859.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国FDA批准首款产后抑郁口服药

美国FDA批准首款产后抑郁口服药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首款产后抑郁口服药。这款称为zuranolone的口服药在Zurzuvae的品牌下销售,疗程两星期,每天服一次。药厂说,预期今年稍后开始发售,价格未定。研究估计,美国每7名妇女中,就有一人出现产后抑郁征状,这种疾病每年影响大约50万名妇女。直至目前,只有透过静脉注射治疗。临床试验显示,这款口服药能在三天内大幅减轻症状,比其他抗抑郁药更快见效,服用最后一次后4星期,药效仍然维持。药管局说,这药的最常见副作用包括嗜睡、头晕、腹泻、疲劳、普通感冒和尿道感染。药物标签包含警告,指出药物可影响驾驶及从事其他有潜在危险的活动,建议服药后至少12小时内,不应驾车或操作重型机械。2023-08-0605:21:07

封面图片

最新研发的植入式泵可将化疗药物直接滴入脑瘤中

最新研发的植入式泵可将化疗药物直接滴入脑瘤中五名患者的脑部扫描,在治疗前(从上到下),以及治疗后14、24和48小时,显示了他们肿瘤周围的化疗药物浓度。图/杰弗里-布鲁斯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供应大脑的血管对于哪些分子能够通过是非常有选择性的。虽然这种血脑屏障对于阻止微生物和外来物质进入大脑很重要,但不幸的是,大多数药物也被挡在外面。这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脑癌化疗药物,这些药物只能以低浓度渗透到大脑中。绕过这道屏障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发现有希望使用磁性纳米粒子或超声波脉冲暂时撬开这道屏障,或者使用能够滑过防御系统的新药物载体。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组测试了一个可植入的泵系统,它能将化疗药物直接送入大脑。首先通过手术将一个小型泵植入患者的腹部,然后将一根细长、灵活的导管从皮肤下送入大脑中肿瘤所在的部分。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想法是,这个泵可以或多或少地无限期地继续输送药物。它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打开或关闭,并根据需要用针头补充。这种治疗的性质也意味着患者可以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像往常一样生活,甚至不会意识到泵何时开启或关闭。该研究的资深作者杰弗里-布鲁斯说:"如果你非常缓慢地泵入药物,实际上是每小时几滴,它就能渗透到脑组织中。最终进入大脑的药物浓度比静脉注射或口服可能得到的药物浓度高1000倍。该泵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原地,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向大脑提供更高的化疗剂量,而不会产生口服或静脉注射化疗的副作用。"在人体试验中,五名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接受了这种泵的植入,它输送化疗药物拓扑替康以及一种称为钆的追踪剂,因此科学家们可以测量药物的浓度和分布。患者连续接受了四次为期一周的治疗,泵开启两天,关闭五天。治疗后几天的核磁共振扫描显示,化疗药物成功饱和了肿瘤和周围区域。治疗后的活组织检查显示,活跃的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没有影响健康的脑组织。而且重要的是,没有病人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尽管这项试验很有希望,但该团队表示,到目前为止测试的病人数量太少,无法证明其生存优势,但未来的试验将进一步调查,包括对疾病早期阶段的病人进行测试。该研究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293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2935.htm

封面图片

更安全的P-CARE静脉注射针头由镓金属制成 插入人体后会变软

更安全的P-CARE静脉注射针头由镓金属制成插入人体后会变软传统不锈钢静脉注射针头的问题之一在于,它们不像我们的静脉那样柔软而有弹性。这意味着,一旦针头插入静脉,锋利的针尖可能会损伤静脉的薄壁。如果病人在用药过程中走动过多,这种伤害就更容易发生。此外,护理人员也有可能不小心用用过的针头戳伤自己,从而感染病人的血液传播病毒。不幸的是,不法医疗机构有时也会重复使用针头,在病人之间传播病原体。这就是新型P-CARE(可分阶段转换、适应性强且不可重复使用)实验性针头的用武之地。该针头由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的科学家团队研发,由一种名为镓的金属制成,并封装在柔软的硅胶护套中。在室温下,镓的硬度足以刺穿皮肤。然而,一旦将针头插入静脉并加热到病人的体温,镓就会融化成液态。针头因此变得柔软,但液体药物仍能自由通过。更重要的是,由于熔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即使从病人体内拔出并冷却后,针头仍然是柔软的。这意味着它不会意外刺伤任何人,也不能重复使用。P-CARE针头插入示意图,以及它与传统硬质针头的不同之处图/KAIST在对小鼠进行测试时发现,P-CARE针能像商用硬质针一样可靠地输送药物,同时在插入部位产生的炎症"明显减少"。科学家们还通过添加一个薄型温度传感器,展示了这种针头监测体温的能力。与Won-IlJeong教授共同领导这项研究的Jae-WoongJeong教授说:"我们利用先进的材料和微/纳米工程技术研制出了这种特殊的针头,它可以解决与全球医疗保健中使用的传统医疗针头相关的许多全球性问题。"...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665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6657.htm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胰岛素给药方法 舌下口服滴剂可取代注射剂

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胰岛素给药方法舌下口服滴剂可取代注射剂糖尿病的特征之一是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和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注射几次胰岛素,通常是通过皮下注射。皮下注射不仅不舒服,病人也很难坚持,还可能造成生物垃圾。目前正在开发创伤较小的方法,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实验性技术包括可控植入物或直接通过皮肤给药的超声波贴片,但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口服胰岛素给药。毕竟,口服药物简单、无痛,而且许多人每天都在服用。但是,这也有一些问题。胰岛素是一种脆弱的分子,无法通过胃部到达肠道,在肠道中被血液吸收。将胰岛素封装在不同的材料中可能会有所帮助,甚至制作胶囊将胰岛素注入肠道内壁,但这样做意味着胰岛素首先要经过肝脏代谢,这会改变胰岛素的结构。在新的研究中,加拿大皇家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系统,它仍然可以被称为口服胰岛素。但它不是吞服,而是以滴剂的形式置于舌下。这种方法被称为舌下给药,适用于在胃部无法存活的药物。它之所以有效,是因为舌下组织含有大量毛细血管,能让药物迅速扩散到血液中。通常,这种方法对胰岛素不起作用,因为胰岛素是一种大分子,不容易穿过细胞。因此,研究小组将胰岛素与一种由鱼类副产品制成的细胞穿透肽(CPP)配对,使细胞更加多孔。"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向导,帮助胰岛素穿过迷宫,快速到达血液中,"这项研究的研究员吴嘉敏博士说。"这个向导能找到最佳路线,让胰岛素更容易到达它需要去的地方。研究小组在小鼠身上测试了这种技术。当胰岛素与CPP配对时,胰岛素能成功进入血液,控制血糖水平的效果与注射胰岛素差不多。如果没有引导肽,胰岛素往往会卡在口腔内壁上。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向商业合作伙伴授权这项技术。最近在《控释》杂志上发表的两篇论文对该系统进行了描述。...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3396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33961.htm

封面图片

科学家研究出替代性给药方法 改造益生菌以口服替代注射

科学家研究出替代性给药方法改造益生菌以口服替代注射贝勒医学院和合作机构的研究人员探索了一种更好的给药方式,它不需要注射,但可以像吞下药片一样简单。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共同通讯作者、贝勒大学综合生理学教授ChristineBeeton博士说:"人们不喜欢在他们的余生中都在打针,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探索了使用益生菌Lactobacillusreuteri作为新型口服药物输送平台在动物模型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性。"Beeton实验室以前的工作表明,一种来自海葵毒素的肽,或短蛋白,能有效和安全地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和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然而,多肽治疗需要反复注射,降低了病人的依从性,而且直接口服多肽的疗效也很低。Beeton与贝勒大学分子病毒学和微生物学教授、DanLDuncan综合癌症中心成员RobertA.Britton博士联手的布里顿实验室已经开发出了对益生菌进行基因改造以生产和释放化合物的工具和专业知识。在目前的研究中,该团队对益生菌L.reuteri进行了生物工程改造,以分泌来自海葵毒素的肽ShK-235。他们选择L.reuteri是因为这些细菌是人类和其他动物肠道的原生细菌。它是乳酸菌群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食品工业的细胞工厂,并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定为安全。L.reuteri在婴儿、儿童、成人,甚至在免疫抑制的人群中都有很好的安全性。"结果是令人鼓舞的,"Beeton说。"这些分泌肽的细菌,即LrS235的每日递送极大地减少了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中的关节炎症、软骨破坏和骨损伤。"研究人员跟踪了细菌LrS235和它在动物模型内分泌的肽ShK-235。他们发现,在给大鼠喂食释放ShK-235的活体LrS235后,他们可以在血液循环中检测到ShK-235。"我们选择L.reuteri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细菌不会永久地留在肠道中。当肠道定期更新细菌所附着的内表面层时,它们会被移除。这为调节治疗管理提供了可能性"。研究人员表示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便将这种新型的药物输送系统带入临床,预计它可以在未来使患者的治疗更加容易。Beeton说:"这些细菌可以被储存在胶囊中,可以放在厨房的柜台上。病人可以在度假时服用这些胶囊,而不需要冷藏或携带针头,并继续治疗,而没有每日注射的不便。"这些发现为基于多肽的药物提供了一种替代的输送策略,并表明这种技术和原则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药物和慢性炎症疾病的治疗。...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2129.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2129.htm

封面图片

小时候给人留下恐惧阴影的“屁股针” 为啥消失了?

小时候给人留下恐惧阴影的“屁股针”为啥消失了?小时候打的屁股针真的消失了吗?这要从屁股针是什么说起了。屁股针是什么?我们所说的屁股针,其实是一种肌肉注射的方式,是指把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除了肌肉注射,常见的还有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这些注射方式分别适合不同类型的场景。1、皮内注射一般我们在做“皮试”时候用的就是这种注射方法。医生会把针头贴在靠近皮肤表面的地方往里打药。这是因为,注射点非常靠近身体表面,如果身体出现反应,比较容易观察到。2、皮下注射最常见的就是注射胰岛素了。胰岛素之类的大分子蛋白质不适合口服,需要通过注射的方式给药,而皮下注射相对于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要简单一些,不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也能进行,对于需要长期注射的胰岛素,选这种注射方式就很合适。3、静脉注射静脉注射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把药物注射到静脉里。我们所说的吊水、打点滴就属于静脉注射。这种注射方式的好处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血液里,药物不容易被肝脏之类的器官代谢掉,而且能最快地被送往全身。需要让药物快速起作用时候,医生就会选择这种方式。4、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一样,肌肉注射也能避免药物被肝脏代谢。而和静脉注射相比,肌肉注射的药物会更缓慢地让药物发挥作用。在注射很多种类的疫苗以及对血管刺激可能比较大的药物的时候,往往会采用这种注射方式。而屁股部位肌肉很“厚实”,自然也就成了肌肉注射的“优秀候选区域”之一。除此之外,大腿外侧(股直肌),还有胳膊上的三角肌等地方,也都是肌肉注射的“候选区”。不过对于屁股针,很多人可能还会有一些“童年阴影”。似乎屁股针打起来比打“胳膊针”更痛一些,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打屁股针那么疼?首先,这可能跟我们小时候对疼痛的忍耐度低一些以及对打针的心理恐惧有关。但除此之外,确实有几个客观因素,让屁股针格外疼。1、变钝的针头对于50、60后人群来说,疼痛可能源自于重复使用的“钝针头”。在医疗条件还不发达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医院、门诊用的还不是一次性针头,而是经过消毒之后重复使用的针头。比如下面这种“针头消毒器”就是用来消毒针头的。虽然按理说重复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针头再磨平,但针头经过反复使用后上面难免会有一些“小毛刺”,不用亲身体验,光是想象一下这样的针头扎进肉里就已经开始疼了。2、“扎得深”在医疗条件改善之后,虽然“钝针头”的问题解决了,但为了避开屁股上厚厚的脂肪层,屁股针往往扎得很深,往往需要扎进肉里2~3厘米。针头造成的伤口深,也会增加疼痛感。3、“抽吸”在过去打屁股针的时候,医护人员可能会遵循一个操作,在注射前先进行抽吸,确保针头没有扎到血管(否则就变成静脉注射了)。2015年的一项综述就指出,相比于扎进去直接注射,抽吸这个动作会引起更多的疼痛。目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等机构也认为,在肌肉注射的区域,并没有大血管,没有必要在注射时进行抽吸。但不管怎样,抽吸也可能是我们小时候觉得屁股针“疼的要命”的罪魁祸首之一。屁股针消失了吗?那为什么现在屁股针越来越少了呢?屁股针真的消失了吗?先说答案:其实屁股针并没有消失,但需要使用到屁股针的场景变少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随着现代药物的发展,能够口服起效的药物,比如各种青霉素衍生物等比之前多了,既然能够吃药解决问题,谁还愿意去挨一针呢?而且对于成年人来说,大部分给药量不是特别大的疫苗,也可以通过胳膊针(三角肌注射)完成,就没有必要去脱裤子打针了。另外,2006年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打屁股针的效果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加重,人们的皮下脂肪层厚度随之增加,这给打屁股针带来了麻烦。研究统计了50位患者打屁股针的效果,发现只有16个人进行了真的肌肉注射,另外34个人进行的实际上是皮下注射(注入了脂肪层),这可能会让需要肌肉注射的疫苗失效。此外,不规范的屁股针注射还有可能会导致坐骨神经损伤。综合这些原因,屁股针才越来越少了。但对于一些给药量很大的肌肉注射类药物,可能还得依靠屁股针,让它发挥功效。参考文献[1]Usach,I.,Martinez,R.,Festini,T.,&Peris,J.E.(2019).SubcutaneousInjectionofDrugs:LiteratureReviewofFactorsInfluencingPainSensationattheInjectionSite.Advancesintherapy,36(11),2986–2996.https://doi.org/10.1007/s12325-019-01101-6[2]WrightJC,BurgessDJ(29January2012).Longactinginjectionsandimplants.Springer.p.114.ISBN978-1-4614-0554-2.[3]SissonH.Aspiratingduringtheintramuscularinjectionprocedure:a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JClinNurs.2015Sep;24(17-18):2368-75.doi:10.1111/jocn.12824.Epub2015Apr14.PMID:25871949....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137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1377.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