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助力 AI 赋能 人形机器人加速走出实验室

资本助力AI赋能人形机器人加速走出实验室近百年来,行业几经沉浮,人形机器人逐渐跳出科幻电影,跃进现实世界。而2023年,无疑是人形机器人发展史上非常关键的一年:“科技狂人”马斯克带着Optimus强势亮相,“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登陆资本市场,傅利叶智能GR-1开启预售并实现小批量交付,诸多车企和手机厂商争相跨界入局……不只是产业界的“群雄逐鹿”,人形机器人还迎来了政策端的力挺。2023年下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三次提及人形机器人,并印发了“史上最重磅的文件”——《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框定方向,助推产业链生态日臻完善。展望即将到来的2024年,尽管各家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的步调、节奏有所不同,但“引入大模型”“推进商业化”“降本”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必答题”。前路或许多艰,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产业链集体发力与政策端强力加持的双重共振之下,更多人形机器人将走出实验室,“飞”入寻常百姓家。(上证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渤海证券:看好 2024 年人形机器人板块投资机会

渤海证券:看好2024年人形机器人板块投资机会渤海证券近日研报表示,机器换人是长期增长逻辑,关注人形机器人投资机会。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市场,但从人均保有密度的角度来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我国制造业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背景下,机器换人将成为驱动工业机器人板块增长的长期逻辑。各大厂商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整合,叠加GPT、AI等概念催化,有望带动国内产业链相关企业快速发展,我们看好2024年人形机器人板块投资机会。

封面图片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 产业热度持续走高

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落地产业热度持续走高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研究》显示,2023年,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产业规模增长至39.1亿元,同比增长85.7%;预计2024年、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根据高盛的预测,在技术得到革命性突破的理想情况下,2025年至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94%,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更乐观的预测提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的当下,人形机器人极有可能实现超预期增长,下一个万亿级“蓝海”已呼之欲出。(人民日报)

封面图片

长江证券: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稳步推进,关注产业链降本需求有望利好国产供应链

长江证券: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展稳步推进,关注产业链降本需求有望利好国产供应链长江证券研报指出,多家机器人厂商展示人形机器人实际运用,产业量产化进程渐行渐近。人形机器人技术持续优化,若步入量产阶段需进一步关注产业链降本情况。目前人形机器人仍有价值量较大且加工、技术壁垒较高的部件,总体成本处于高位,下游厂商正积极探索降本方案。硬件降本方向优化,不改变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将有利于国产总成及零部件厂商。国内规模化优势明显,对于实现量产的零部件具备良好的降本能力,可以适配全球人形机器人量产释放节奏和降本要求。

封面图片

中信证券:2024 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一年 关注四条主线

中信证券:2024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一年关注四条主线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机器人板块春节后强势反弹,主因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度预期改善、AI巨头点燃机器人技术创新之火、政策端及厂商端持续利好更新,此外流动性问题缓解也为板块反弹提供了条件。产业发展进度在AI加持下将大大加快,板块反弹处于初始阶段,2024年将是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一年,维持人形机器人行业“强于大市”的评级,持续推荐,并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核心高确定性公司,与英伟达合作的机器人标的,业绩预期较好、具备估值安全垫的标的,以及超跌及强概念股四条主线。

封面图片

长虹能源入选高工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优质企业

长虹能源入选高工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优质企业据长虹控股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长虹能源(836239)凭借人形机器人电池产品布局和市场表现成功入选高工移动机器人、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联合发布的“2024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优质企业”。作为首批入选电池厂商,长虹能源为AI产业链客户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功率、高密度、智能化一站式电池解决方案。未来,长虹能源将进一步加强与供应链各方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封面图片

需求推动叠加政策助力 人形机器人进入爆发期

需求推动叠加政策助力人形机器人进入爆发期一个外形酷似人类的机器人,站在汽车组装的流水线上,熟练地操作,参与门锁质检、车灯盖板检测、安全带检测、贴车标等并不简单的工作。其细腻的手工操作能力让人难忘。这是优必选近日公布的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S的最新进展。虽然还不能完全替代熟练工人,但人形机器人走进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速度远比预期要快。在全国两会上,人形机器人同样引发众多关注。而在政府层面,2023年工信部、北京市、上海市等都相继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走进工厂,走进千家万户。(证券时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