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 徐凯文

名称: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徐凯文描述:徐凯文,现任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多年致力于心理学工作者的培育,深受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和心理学从业者的欢迎。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大概家庭和老师都有问题,否则,孩子本身是不会有问题的。第1讲心理教育第2讲理解危机中的人第4讲学校危机的评估高效与行动干预,第5讲创伤治疗的核心主题链接:https://www.aliyundrive.com/s/YgGiqLH4qxN大小:1G标签:#心理#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ali来自:雷锋频道:@yunpanshare群组:@yunpangroup投稿:@kejiqu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经济危机与男性自杀率上升和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有关

经济危机与男性自杀率上升和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有关这一首创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国家面临财政衰退时,男性自杀率会上升。同时,今天发表在同行评审的《心理健康杂志》(JournalofMentalHealth)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所有性别的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都较差,但与男性相比,女性总体上面临更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风险。在银行倒闭等危机时刻,政府削减开支和社会支出较低的国家,问题更为严重。此外,工作类型和失业也是抑郁和焦虑等问题的主要诱因。来自加拿大和英国的专家领导了这项关于金融风暴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他们分析了近100篇论文,重点关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其中包括包含数百万人的庞大国家数据集的文章,以及纵向研究(监测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影响)。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布里斯托尔分校、德蒙特福特大学和埃奇希尔大学的学者们表示,考虑到影响许多国家的生活成本危机以及俄乌战争等全球事件,他们的研究结果非常及时。"这篇综述证实了国家和国际金融危机对人口心理健康和福祉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主要作者、蒙特利尔大学研究员德博拉-塔拉蒙蒂(DeborahTalamonti)说。"我们的综述中包含的研究显示了金融危机的长期影响,并强调了对社会支持和福利制度的关键和迫切需求,以保障个人的心理健康"。"通过满足不同群体和人群的不同需求,政策制定者有办法减轻金融危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建设一个更具复原力的社会"。此前只有一项研究对多重金融危机进行了调查。不过,这项研究的范围不如这项新研究广泛,它审查了截至2022年11月21日全球发表的98篇文章,其中大部分来自欧洲,其次是北美、亚洲和澳大利亚。这些研究考察了1990年至2001年的全球事件17,包括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希腊债务危机(2007年)、亚洲经济危机(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1997年)、芬兰经济衰退(1991年)和瑞典经济衰退(1990年)以及其他经济衰退、紧缩政策和金融或银行危机时期。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这些金融危机对自杀率的影响。其余的研究则关注抑郁和焦虑;小部分研究关注其他心理健康因素,如压力、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睡眠质量。结果显示,金融危机期间和之后的自杀率普遍上升,尤其是男性。就业类型影响了这一趋势--一些体力劳动者(如工人)的自杀风险更高。与自杀率不同的是,女性和男性的自杀未遂率都有所上升。有证据表明,一些国家的自杀率没有变化,作者说,这种趋势可能是由于福利制度较强的缘故。金融风暴后失业人数的增加预示着焦虑和抑郁也会增加。然而,作者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就业并不一定能保护人们免受精神疾病的困扰。作者认为,工作量增加和收入降低是造成这种负面影响的可能的工作相关因素。作者说,金融危机加剧了性别不平等(例如,女性作为照顾者,男性作为养家者)。因精神健康问题入院的人数增加,尤其是女性和低收入人群。然而,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却减少了,尤其是失业者。专家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人们主动避免(或无法)寻求帮助,结果导致入院治疗。埃奇希尔大学(EdgeHillUniversity)的马克-福肖(MarkForshaw)教授说:"我们需要的是政府提供足够的资金来加强医疗保健系统,尤其是心理健康服务。"福肖教授是国际公认的健康心理学专家,他补充说:"这样,当国家陷入金融崩溃时,人们就能获得所需的支持。与此同时,还需要开展教育活动,增强人们识别潜在症状的能力,并提高人们对经济崩溃后果的认识"。研究的局限性包括,由于主要关注的是COVID-19大流行病,大多数被评估的研究都不是在过去三年中进行的,而COVID-19对心理健康的独特影响可能会使之前的研究结果出现偏差。...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0101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01017.htm

封面图片

澳大发布心理健康干预应用程序最新研究成果

澳大发布心理健康干预应用程序最新研究成果#澳门大学澳门大学与上海纽约大学共同开发“一步步”心理健康干预应用程式,并在澳大学生群体当中开展了首个有效性实施随机对照试验,最新的研究成果今(26)日在澳大发布。结果显示,“一步步”的干预能够有效在短期内减轻华人大学生的抑郁症状,并在长期内提升其心理幸福感,预示数字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广阔前景。试验启动前,研究团队耗时数月开展了多轮焦点小组访谈...https://www.gcs.gov.mo/detail/zh-hant/N24CZ0oESF

封面图片

【跨性别与心理健康问题】

【跨性别与心理健康问题】跨性别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是顺性别者的4倍。跨性别本身并不是心理健康问题。跨性别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主要并不是跨性别身份本身引起的。跨性别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主要原因是社会对跨性别者的歧视、忽视、仇视、和排挤。很多跨性别者会经历性别不协,性别不协是一种心理健康问题。跨性别者还常常会经历抑郁、焦虑、进食障碍、药物成瘾等问题。引发跨性别群体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具体来说,包括:跨性别群体需求不被社会看见和重视、跨性别者会因为跨性别身份而遭到歧视和攻击、法律层面上出现了大量专门针对跨性别者歧视性法律条文、跨性别者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排挤、跨性别者常常因各种歧视而陷入经济窘境。我们希望更多人来了解跨性别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传播相关知识,讨论相关议题。我们希望在社会讨论这些议题的时候能让我们跨性别者安全发声,说出我们的经历和我们遇到的困难。请保护跨性别群体的心理健康。请支持跨性别群体的心理疗愈。

封面图片

徐凯文 - 心理创伤8讲 | 课程【PDF+音频】

名称:徐凯文-心理创伤8讲课程【PDF+音频】描述:《徐凯文心理创伤8讲》这门课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创伤事件对人们精神及身体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效应对心理创伤的方法和技巧。链接:https://www.aliyundrive.com/s/DcUgCNcndjX大小:67.36MB标签:#徐凯文#心理学#课程来自:雷锋版权:频道:@shareAliyun群组:@aliyundriveShare投稿:@aliyun_share_bot

封面图片

科学家发现感觉比朋友更贫穷与心理健康恶化有关

科学家发现感觉比朋友更贫穷与心理健康恶化有关虽然整个社会范围内的经济劣势长期以来一直与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问题有关,但这项新的研究首次表明,与直接社交范围内的熟人相比,仅仅感到更穷可能与负面的心理结果有关。据研究人员说,我们在青春期早期通过"社会比较"对自己做出的判断--与其他人相比,我们认为自己有多受欢迎或有多大吸引力--是我们自我意识成长的核心,而感知到的经济地位可能有助于这种发展。研究的主要作者、剑桥大学心理学系的盖茨学者和博士生布兰卡-皮埃拉-苏尼耶说:"青春期是一个过渡时期,我们利用社会比较来进行自我判断和发展自我意识。我们的经济地位感不仅在更广泛的社会中,而且在我们的直接环境中,可能对我们的归属感有问题。归属感对于青春期的幸福感和心理社会功能特别重要。我们的研究表明,与周围的人进行财富比较可能有助于我们年轻时的社会和个人自我价值感。"最近发表在《儿童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是由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皮埃拉-苏尼耶和杰克-安德鲁斯博士共同领导的,是剑桥大学心理学家莎拉-杰恩-布莱克莫尔教授进行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12995名11岁儿童在友谊团体中感知的经济不平等。认为自己比朋友更穷的11岁儿童的自尊得分比那些认为自己在经济上与朋友平等的人低6-8%,在幸福感方面低11%。那些认为自己不富裕的人也更有可能有"内在化困难",如焦虑,以及行为问题,如愤怒问题或多动症。与那些在11岁时认为自己比朋友更穷的青少年相比,他们报告被欺负或被挑剔的可能性要高17%,而那些在经济上与朋友相同的青少年则是如此。虽然报告的受害水平在年轻人达到14岁时全面下降,但那些认为自己更穷的人比那些感觉经济上与朋友相似的人更有可能受到伤害。感觉自己比同龄人更富有或更贫穷,与实际实施欺凌的比率高出3-5%有关。这可能是在归属感很重要的时候,以任何方式感觉到不同,会增加人际关系困难的风险,如欺凌。苏尼耶博士的部分研究着眼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背后的认知过程。这包括在我们早年记忆和内化自我判断,如何指导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有时被称为"自我模式"。"对自己的负面判断会使我们偏向于注意那些强化缺乏自我价值的信息,这对心理健康有影响。我们看到这很可能包括我们在青春期的一些同龄人和朋友群体中的经济观念,"研究人员使用了作为千年队列研究(MCS)的一部分而收集的数据,对2000年和2002年之间出生的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进行了调查。这些调查衡量了一系列的心理状态和社会行为,并包括关于感知经济状况的问题。大多数孩子认为他们和他们的朋友一样富有,但分别有4%和8%的孩子认为他们比他们的朋友更穷或更富有(16%的孩子说他们不知道)。MCS还收集了关于"客观家庭收入"的数据,包括对每周家庭可支配收入的衡量,使研究人员能够扣除父母实际财富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客观上,来自弱势背景的年轻人有更多的心理健康困难。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弱势的主观体验也是相关的,"皮埃拉-苏尼耶补充说。"你不一定非得是富人或穷人,才会觉得比你的朋友更富有或更贫穷,我们可以看到这影响了年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3755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37557.htm

封面图片

【亚洲家庭文化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亚洲家庭文化如何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亚洲移民家庭的独特文化常常使得这些家庭受益良多。然而这些文化也常常导致了亚洲家庭中孩子的心理问题。下面是一些解释:谈论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在亚洲家庭中常常是一项忌讳。一般来说,你在遇到心理的时候会被期待“坚持一下”。在亚洲家庭中,孩子们会被按照成绩和收入被区别对待。你等于你的成就,只有当你“表现好”的时候会收到爱和赞扬,结果就是对自我价值的低估,缺少满足感以及永无止尽的“还要做更多,还要做更多,还要做更多”。亚洲家庭中的孩子们总是会被拿来和其他孩子比较——兄弟姐妹、表亲、邻居等等。这使得孩子们感觉自己就像家长用来炫耀的工具,而不是作为一个人存在于家庭之中。亚洲家庭中代际之间往往是保持沉默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交流。这种情况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不断积累而不是健康的情绪释放。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略这些问题也来自针对亚洲家庭的种族主义和亚洲家庭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的困境。赞扬亚洲文化的正面力量,和批评亚洲文化的负面影响并不矛盾。我们必须开始重视亚洲文化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了。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