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团队在《自然》发表肝癌相关重要发现

北大研究团队在《自然》发表肝癌相关重要发现中国北京大学多团队合作在《自然》杂志中发表了关于肝癌新发现的研究论文,为肝癌治疗提供新方向。据澎湃新闻星期五(11月11日)报道,北大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团队与北大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团队、北大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继业团队紧密合作,星期三(9日)在《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肝癌免疫微环境亚型和中性粒细胞异质性”(Livertumorimmunemicroenvironmentsubtypesandneutrophilheterogeneity)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首次报道了肝癌“免疫微环境”的五种亚型并就其中一种类型深入研究,揭示出了部分中性粒细胞在癌症免疫中的负面作用,为肝癌治疗、乃至癌症治疗带来新希望。报道介绍,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治疗癌症,可以直接针对癌细胞下手,如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也可以整治癌细胞所赖以生存的“微环境”:通过免疫调节,激发免疫系统的潜力来对抗癌症。由于每名患者的癌症细胞所处的免疫微环境都存在差异,要想实现精准的免疫调节治疗,就要弄清楚癌症的免疫微环境可以分成几种类型。因此,肿瘤的免疫微环境是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不过在单细胞层面上,此前还没有人进行该精度的测序研究、染色研究等。北大团队根据免疫细胞的状态,首次在单细胞层面的精度上,总结提出五种免疫微环境,其中有两种微环境同为免疫抑制型,但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分别为髓系细胞和基质细胞。该环境会抑制、阻止免疫细胞正常工作,使得免疫细胞无法吞噬杀死癌细胞。在探究是什么让免疫细胞“罢工”时,研究团队深入探究,发现原来是具有一定免疫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发生了“叛变”。找到这个原因,就提供了一个新的改善免疫微环境的方向,也就是今后肝癌治疗的新方向。文章中还首次发现了之前未报道的11种中性粒细胞。这次分出的89个亚群,也为今后癌症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分子遗传学的基础,不仅是对肝癌,对所有的癌症来说,都很有意义。...发布:2022年11月11日8:03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有百年历史的卡介苗可能是顽固肝癌的克星

有百年历史的卡介苗可能是顽固肝癌的克星作为最常见的肝癌类型,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尽管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免疫疗法和肝移植,但疗效仍然不容乐观。在寻找治疗HCC的替代疗法的过程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探讨具有百年历史的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BCG)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研究发现,卡介苗除了对结核病有特异性作用外,还具有非特异性的保护作用,包括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具有全身性影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经批准将卡介苗用于治疗膀胱癌,临床试验也探索了卡介苗在纤维肌痛和糖尿病中的应用。因此,研究人员热衷于测试它对这种顽固肝癌的疗效。该研究的通讯作者Yu-JuiYvonneWan说:"HCC非常难以治疗。这种癌症被认为是一种冷肿瘤,对免疫疗法反应不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卡介苗可以激发免疫反应。因此,我们给患有肝癌的小鼠注射了一定剂量的卡介苗,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卡介苗足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减少肿瘤负荷。"研究人员在肝癌小鼠模型中皮下注射了单剂量卡介苗,这与给人类注射卡介苗的方式相同。他们发现,这种疗法能减轻炎症,促进免疫细胞,尤其是抗癌T细胞和巨噬细胞向肝脏肿瘤浸润,从而缩小肿瘤。卡介苗还能触发IFN-gamma信号通路,通过招募T细胞促进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消灭。结核病疫苗缩小了小鼠的肝癌肿瘤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我们发现卡介苗治疗导致T细胞和巨噬细胞向肿瘤移动,"Wan说。"它还激活了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了IFN-gamma信号传导,从而起到了抗HCC的作用。尽管以往的研究显示卡介苗对免疫力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但我们的数据显示,雄性和雌性HCC小鼠都对卡介苗治疗有反应。"其他研究表明,卡介苗对免疫力的影响对两性的影响不同,但在目前的研究中没有发现同样的情况。研究人员计划调查卡介苗是否可用于预防肝癌,以及是否能有效治疗其他类型的癌症。Wan说:"如果卡介苗能治疗像肝癌这样的顽固肿瘤,我相信它对其他难以治疗的癌症也有很好的疗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进入下一步。例如,我们不知道这种免疫记忆会持续多久,因此这种疫苗的长期疗效仍然是个谜。作用]机制可能很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项研究发表在《先进科学》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2028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20283.htm

封面图片

港大医学院与科大研发新技术 助癌症免疫治疗

#港闻【Now新闻台】港大医学院与科大的研究团队研发新技术,利用干细胞生成人类免疫细胞,提高癌症免疫治疗疗效。港大医学院与科大的团队指,以往癌症患者因免疫细胞不足,无法有效对抗癌细胞,而团队首次利用一种「人类扩展潜能干细胞」,在实验室环境中产生免疫细胞用于癌症免疫疗法,能够复制人体生成免疫细胞的自然过程,团队亦针对肝癌制定策略,提高免疫细胞的癌症靶向疗效。

封面图片

研究人员翻开了肝癌的剧本 隐藏的"英雄"被发现

研究人员翻开了肝癌的剧本隐藏的"英雄"被发现这些压力因素通过导致肝细胞(肝脏的主要细胞类型)的死亡对肝脏产生有害影响。这种细胞死亡然后激发了炎症反应,提示肝脏再生肝细胞。然而,这种对细胞增殖的突然驱动也使肿瘤生长的几率上升。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科学家们调查了激活转录因子4(ATF4)的作用,它是肝脏压力反应的一个关键媒介。尽管以前与晚期肝癌有关,但研究人员发现,ATF4实际上保护肝脏免受肝细胞死亡和随后的肿瘤形成。这一出乎意料的结果现在可以启发预防肝病和癌症的新临床策略。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肝脏病学杂志》上,由资深作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药理学和病理学特聘教授MichaelKarin博士和礼来公司糖尿病新疗法和外部创新部副总裁BenjaminC.Yaden博士领导。ATF4在健康细胞中的水平通常较低,但当细胞经历压力时就会升高。为了研究它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ATF4缺陷的肝细胞的小鼠模型。然后将这些小鼠暴露在各种压力下,以促进肝脏损伤和肿瘤的形成。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ATF4缺陷的小鼠表现出更多的肝细胞死亡、炎症、补偿性细胞增殖和加速肝癌发展。这表明,ATF4以某种方式保护了肝癌。由博士后何锋领导的进一步实验证实,ATF4促进了SLC7A11的表达,一种有助于维持肝细胞平衡的蛋白质。然后,SLC7A11帮助抑制一种特定类型的细胞死亡,称为铁中毒。通过减少铁中毒的数量,ATF4-SLC7A11轴保护了肝细胞,并减缓了从肝损伤到肝癌的进展。Karin说:"我们的研究表明,铁质化可能是导致肝脏炎症、代偿性增殖和癌症的最相关的肝细胞死亡形式。研究人员认为铁蛋白酶抑制剂或ATF4激活剂在临床上可能对预防脂肪性肝炎及其发展为癌症有帮助。"该研究由超级基金基础研究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C3PedaltheCause拨款、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礼来LIFA项目资助。本研究的共同作者包括: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张鹏和刘俊来,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王若雷,以及桑福德-伯纳姆-普雷比斯医学发现研究所的RandalJ.Kaufman。B.C.Y.是美国礼来公司的全职雇员。F.H.得到了礼来公司LIFA项目的部分支持。...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340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3401.htm

封面图片

中大研究指口服标靶药及电疗有助出现抗药性晚期肝癌病人控制病情

中大研究指口服标靶药及电疗有助出现抗药性晚期肝癌病人控制病情中大医学院的研究发现,口服标靶药物及电疗有助医治对免疫治疗出现抗药性的肝癌患者。现时晚期肝癌病人如果无法做切除肿瘤手术,通常会使用免疫疗法进行治疗,但超过8成患者在治疗大约7个月后出现抗药性。中大医学院与南韩两所研究机构合作,在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期间,招募47名出现免疫治疗抗药性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研究,了解使用一种口服标靶药物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只曾接受免疫疗法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在接受口服标靶药治疗后,生存期中位数达到14.3个月,超过8成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受控,包括6.4%的患者病情达至部分缓解,超过76%患者则保持稳定,大多数患者对药物并无不良反应。中大医学院另一项研究又发现,肝癌患者在免疫治疗出现抗药性时,接受电疗后同样有成效。团队回顾2016至2022年期间5名在接受免疫治疗期间使用电疗的肝癌患者,发现如果病人肝内肿瘤数目不太多,接受电疗后他们生存期中位数可达24.5个月,并且没有出现任何显著副作用。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教授陈林说,团队未来会研究能否结合两种治疗方式,他相信会有效果,但需要更多数据。他又说,目前会视乎病人的病情,再决定使用哪种方式进行治疗。2024-04-0508:13:52

封面图片

一项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一种新型候选药物在小鼠实验中被证明,能减轻小鼠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的炎症症状和肺损伤

一项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新研究显示,一种新型候选药物在小鼠实验中被证明,能减轻小鼠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相关的炎症症状和肺损伤并提高生存率。美国福克斯蔡斯癌症治疗中心领衔的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名为UH15-38的药物,这是一款RIPK3抑制剂,能在不影响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情况下阻断细胞的坏死性凋亡。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发现,经过该药物的治疗,小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三周时已完全康复。研究人员表示,UH15-38既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引起的炎症,也能保持其他免疫反应功能不变,这使得它有望成为临床试验候选药物。(新华社)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基于生姜的营养补充剂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研究发现基于生姜的营养补充剂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JCIInsight》杂志详细介绍了这项研究,研究重点是生姜对中性粒细胞(一种白细胞)的影响。研究特别考察了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物(NET)的形成过程,即所谓的NETosis,以了解其对炎症控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人食用生姜后,中性粒细胞对NETosis的抵抗力会增强。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NET是一种类似蜘蛛网的微小结构,能促进炎症和凝血,导致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多疾病都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异常活跃。我们发现生姜有助于抑制中性粒细胞增多,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是一种天然补充剂,可能有助于治疗炎症和几种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症状,"资深合著者、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园区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医学副教授克里斯汀-德莫鲁埃尔(KristenDemoruelle)博士说。在一项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健康志愿者连续七天每天摄入生姜补充剂(20毫克姜酚/天),会促进中性粒细胞内一种名为cAMP的化学物质。这些高水平的cAMP会抑制中性粒细胞对各种疾病相关刺激的反应。密歇根大学风湿病学部副教授、资深合著者、医学博士杰森-奈特(JasonKnight)说:"我们的研究首次为生姜在人体中明显的抗炎特性提供了生物机制证据。"研究人员说,许多炎症患者可能会询问他们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天然保健品是否对他们有帮助,或者他们已经在服用生姜等保健品来帮助控制症状。遗憾的是,他们往往不知道这些保健品对疾病的确切影响。研究人员希望,提供更多有关生姜益处的证据,包括生姜影响中性粒细胞的直接机制,将鼓励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更有策略地讨论服用生姜补充剂作为治疗计划的一部分是否有益。"目前已知能对抗过度活跃的中性粒细胞的天然补充剂或处方药并不多。因此,我们认为生姜确实有能力对已经开始的治疗方案起到补充作用。我们的目标是更具战略性和个性化地帮助人们缓解症状,"奈特补充道。下一步,研究人员希望利用这项研究为生姜在中性粒细胞过度活跃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如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抗磷脂综合征,甚至COVID-19)患者中的临床试验筹集资金。...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9205.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9205.ht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