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报导1⃣巴裔律师投诉警署遭粗暴对待 误导警员罪脱 官质疑警「不必要地」逼近被告

#法庭报导 1⃣巴裔律师投诉警署遭粗暴对待 误导警员罪脱 官质疑警「不必要地」逼近被告 一名巴基斯坦裔律师投诉前年11月在尖沙咀警署内被3名警员辱骂及袭击,其后被警方指提供虚假资料,被控一项「明知地误导警务人员」罪。他否认控罪,今被裁定罪名不成立。裁判官温绍明裁决时表示,未能接纳被投诉警员的证供,认为他们在庭上仅说出部份真相。他质疑警员称在电梯内并非故意和被告站得很近,但闭路电视却显示电梯内有很多空位,不解他们为何需要像押送还柙人士般与被告肩并肩(shoulder to shoulder)站立,认为做法「奇怪、不必要」。他又考虑被告投诉时情绪激动,或可能夸大(overstate)了当时情况而不自知,但不代表他有故意误导警员,故裁定罪名不成立。 2⃣摄影师获撤非法集结罪 律政司上诉终院 官关注如何区分摄影师仅工作或有集结意图 署理助理刑事检控专员张卓勤指,被告属直接参与者,并必然知道现场发生集结,仍持摄录机与他人行动,有机会导致他人害怕,因此显示他有意图。首席法官张举能问及,如何区分摄影师是无辜、其意图单纯为媒体工作,还是与其他集结人士持相同意图。律政司指需视乎情况。张官又提出,摄影师必然知道现场情况,但其目的只是纪录,「即使摄影师代表电视台工作,但作出条例被禁行为,是否都要受罚?」律政司指,若超越底线的话,法律就需要干预。律政司解释,真正的新闻从业员所作的行为,与有集结意图者有分别,但需视乎情况而定。他举例称本案中便衣警受骚扰,已不想被追拍,但被告继续拍摄,他明知会导致甚么后果,这显示他有犯罪意图。 3⃣8.18流水式集会 上诉人:为疏散人群 需知名人物协助维持和平 黎智英、梁国雄、李卓人、李柱铭等7人被裁定组织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成,4人判监8至18个月,3人获判缓刑。7人不服定罪及刑罚提出上诉。上诉方指,当日目的是实行疏散人群计划,期间没有任何不当或违法行为是因上诉人而引起,法庭应考虑市民行使游行集会权利,而作出适当平衡。 4⃣6男涉「私了」咬赵家贤耳男子 32岁侍应拟认暴动及意图伤人罪 另4人拟不认罪 5⃣吕世瑜案高院明颁判词 涉国安法刑期下限争议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巴裔律师投诉警署遭粗暴对待 误导警员罪脱 官质疑警「不必要地」逼近被告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理大逃入科学馆案 被告称要水洗面 遭警强行打开口喷椒

#法庭报导 1⃣理大逃入科学馆案 被告称要水洗面 遭警强行打开口喷椒 第16日续审,案发时为中学生的被告供称,当日前往理大说服一名教会朋友离开,其后父亲曾往理大打算接被告离开,却被防暴警员赶走。另外,被告称在科学馆被制服后,曾被警员用胡椒喷雾喷向脸部,其后有警员走向他问:「使唔使水洗面?」被告点头,惟警员却突然向他喷胡椒喷雾:「警员夹硬擘开我个口,将胡椒喷雾喷落我个口入面」,被告称感到更加刺痛。 2⃣七旬翁遭砖击中亡 法官今引导陪审团 吁勿受偏见或怜悯影响判断 控辩双方上周完成结案陈词,法官杜丽冰引导陪审团,指陪审团是案件的唯一事实裁断者,吁他们勿被偏见、情绪或不相关因素而影响判断,也不要因对死者、伤者X或被告怜悯而被蒙蔽,应基于呈堂证据而作出裁决。 3⃣摄影师获撤非法集结罪 律政司终院申上诉许可获批11.29讯 前年3月8日晚市民于大埔超级城悼念周梓乐,有时任区议员被指尾随及指骂便衣警,5人被控非法集结罪。其中摄影师蔡健瑜被裁定罪成判囚3个月,今年3月在高院上诉得直,定罪获撤销。律政司向终审法院提上诉,今获批上诉许可,终院指律政司可合理地争辩高院法官错误地应用卢建民案的法律原则,聆讯排期11月29日审理。律政司申请施加保释条件获批,蔡健瑜须以现金1万元保释,不准离港及须交出所有旅游证件。 4⃣两青年黄大仙非法集结上诉遭驳回 官指装备「齐全」非普通市民 5⃣男子涉脚踢警长并挣扎 辩方播片证态度合作 质疑警证供夸张失实 6⃣古思尧企图煽动案结案陈词 控方指「结束一党专政」煽动市民推翻共产党 7⃣【理大围城】3人认暴动押后至9.20求情 10.25判刑

封面图片

暴动罪脱遭律政司上诉 3被告刑满出狱即被带往高院附加保释条件

暴动罪脱遭律政司上诉 3被告刑满出狱即被带往高院附加保释条件 2019年10月6日示威者上街抗议《禁蒙面法》,5人获裁定暴动罪不成立,1人承认使用蒙面物品罪,其余不认罪的4人被裁定使用蒙面物品罪成。3名成年被告今年1月被判囚10周,但由于律政司就暴动罪上诉,他们今刑满出狱后,即被监狱门外等候的警员押解往高等法院附加保释条件。上诉法庭法官潘敏琦批准控方的申请,3名被告分别须以1千至2千元保释,另外不得离港、须交出旅游证件、每两周到警署报到一次,以及须居住在报称地址。 ▌5人暴动罪脱但蒙面罪成 还柙至1.11判刑 官明言3成年被告必判监 ▌5人违蒙面法 3人判囚10周 少年入更生中心 女生判社服令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8.31半周年 两人意图袭警及偷警头盔罪成 被告指录口供有幻听 官反驳说话有条理

#法庭报导 1⃣8.31半周年 两人意图袭警及偷警头盔罪成 被告指录口供有幻听 官反驳说话有条理 2020年8.31太子站事件半周年,示威者于旺角堵路。一名「落单」便衣警被追打,一度擎枪。3男两年后被起诉,一人认袭警囚8个月。另两人被控意图袭警及盗窃警察头盔,被裁定罪成,还柙至6月7日判刑,有被告无法出席两天后的考试。裁判官施祖尧拒接纳被告称被警员打及诱使认罪,并批评其证供自相矛盾。另外患抑郁症及创伤后压力症的被告指,在警署录口供时有幻听、有声音叫他认罪;但官反驳指他当时身体语言正常、说话有条理,并不像精神病发作人士。 2⃣被指累内地男受袭 瑞士籍摄影师脱罪 律政司指自招嫌疑 上诉讼费命令 2019年10月中环「和你lunch」期间,一名操普通话男子众人遭包围,74岁瑞士籍退休摄影师被指刻意关上大厦玻璃门,阻挡内地人离开致他受袭,被控一项「协助犯及教唆犯在公众地方作出扰乱秩序的行为」罪。他被裁定罪脱,惟律政司提出覆核,遭驳回及须支付讼费。律政司不服讼费命令,提出上诉,高院召开聆讯处理。法官杜丽冰听取双方陈词后,表示将于3星期内宣布决定。 3⃣2020年7.1湾仔纸箱冒烟 兴趣班导师被指住所及工作室搜获「黑火药」成份 湾仔集成中心外有纸箱发生爆炸及冒出白烟,警方事后翻查闭路电视片段,并拘捕两名男子。其中30岁文员昨承认一项「对公众造成妨扰」罪,另一名被告、31岁兴趣班导师则否认控罪开审。负责上门拘捕警员供称,于被告住所搜出背囊及行李箱,内有白色粉末、消毒漂白丸等物品。专家则指被告于住所及兴趣班中心内被搜出的物品与「黑火药」成份脗合,可延迟产生火焰及烟雾。另一警员负责搜查涉案的兴趣班中心,并搜出带漂白水味粉末及带机油味液体,惟他不知被告为其中一位中心导师。暂委法官王兴伟裁定表证成立,明天续审。 4⃣休班警涉趁他人醉酒偷手机 准保释至7.12再讯 5⃣儿子遭家猫抓伤 双程证男认掟死猫囚两个半月 官斥属发泄行为、手法残暴 6⃣女子认捡走猫尸欲屠宰食用 判囚4周缓刑两年

封面图片

非法集结罪成17岁青年高院上诉获撤罪 律政司终极上诉得直 回复定罪即时服刑

非法集结罪成17岁青年高院上诉获撤罪 律政司终极上诉得直 回复定罪即时服刑 2019年实施《禁蒙面法》后,多区爆发示威。当时 16 岁的男学生被指在黄大仙以电筒照向行人天桥的警员,原审裁定非法集结罪成,判入劳教中心。男生后来向高院上诉得直。律政司不服提终极上诉,终院 5 名法官周二(25 日)颁下判词,裁定律政司上诉得直,回复男生的定罪裁决及刑罚,他须即时服刑。 终院认为,原审裁判官及高院法官采取过于狭隘方式,处理现场4人在梯级以镭射笔和电筒照射警方的行为,忽略现场环境。而当时男生意识到身旁人士以电筒及镭射笔照射警方,又从当中一人手上接过电筒,与其他人一同照射警方,已可作出不可抗拒推论,裁定他有意参与非法集结。 法庭线报导 TG/IG @thewitnesshk #终审法院 #终极上诉 #非法集结 #法治沦丧 #年青便是罪 #人治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律政司就民主派颠覆政权案提出上诉。律政司就刘伟聪脱罪裁决上诉,至于另一脱罪被告李予信,律政司则没有上诉。

#港闻 【Now新闻台】律政司就民主派颠覆政权案提出上诉。律政司就刘伟聪脱罪裁决上诉,至于另一脱罪被告李予信,律政司则没有上诉。 法官在当日判词称,虽然刘伟聪的名字出现在《墨落无悔》签署名单,但无法肯定是否他签署,而法庭无法确定李予信是有计划的一方,不能确定他有意图颠覆国家政权,所以裁定两人罪名不成立。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