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报导1⃣吕世瑜认罪未获全数认罪扣减 上诉庭批出终极上诉证明书

#法庭报导 1⃣吕世瑜认罪未获全数认罪扣减 上诉庭批出终极上诉证明书 25岁理大男学生吕世瑜承认「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罪,认罪后减刑至3年8个月,惟控方指出「案情严重」类别最低刑期为5年,法官终改判囚5年,换言之未能获全数三分一认罪减刑,掀起《国安法》刑期分级制的法律争议。吕去年上诉遭高院上诉庭驳回,他其后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之证明书,早前以书面方式处理而毋须聆讯。上诉庭今颁下判词,指相关议题涉重大而广泛重要性的法律观点,故批出证明书,把问题交由终院处理。稍后吕须向终院申请上诉许可。 2⃣家庭主妇认FB、Twitter发煽动帖文囚4月 幼子亲撰求情信 「请你放我妈妈回家」 48岁家庭主妇涉自去年6月起,在 Twitter 及 Facebook 转载港独及煽惑憎恨中共等帖文,包括提到以黑色洋紫荆旗作香港「国旗」等,承认一项「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作为」罪,判囚4个月。辩方求情时呈上被告12岁幼子的求情信,当中提到「妈妈已不在家一个月了。请你放我妈妈回家,多谢你」。辩方指被告需要独力抚养四名子女,希望能尽快服刑完毕回家。惟主任裁判官罗德泉判刑时拒绝接纳作有效减刑因素,指煽动是严重罪行,显而易见会招致牢狱后果。 3⃣男子私了的士司机郑国泉囚3年 遭律政司覆核成功加监一年 上诉庭:原审判刑明显过轻 2019年10月6日有市民抗议《禁蒙面法》,深水埗有的士被围堵,并铲上行人路撞倒两名女子,一人骨折,司机郑国泉其后遭「私了」。34岁人力资源经理涉用伞施袭,去年认暴动罪判囚3年,原定今年7月出狱,惟其后被律政司覆核刑期成功,遭加刑一年一个月。上诉庭今颁下判词,指本案暴力程度非常严重,事主随时可致命,他没有永久伤残「纯属侥幸」。上诉庭认为当天暴动并非完全偶发,原审忽略了涉案者私自处决不同背景或立场人士,而被告罪责也不只是中等程度,指原审判刑「明显过轻、原则犯错,必须纠正」。 4⃣前区议员卢俊宇讹称被截查判社服令 律政司申加刑遭拒 上诉庭:重新判刑不符各方利益 5⃣2019年9月旺角警署外聚集 18岁女学生认非法集结 还柙候判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法庭 吕世瑜认罪未获全数认罪扣减 上诉庭批出终极上诉证明书

#法庭 吕世瑜认罪未获全数认罪扣减 上诉庭批出终极上诉证明书 25岁理大男学生吕世瑜承认「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罪,认罪后减刑至3年8个月,惟控方指出「案情严重」类别最低刑期为5年,法官终改判囚5年,换言之未能获全数三分一认罪减刑,掀起《国安法》刑期分级制的法律争议。吕去年上诉遭高院上诉庭驳回,他其后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之证明书,早前以书面方式处理而毋须聆讯。 上诉庭今(27日)颁下判词,指相关议题涉重大而广泛重要性的法律观点,故批出证明书,把问题交由终院处理。稍后吕须向终院申请上诉许可。

封面图片

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吕世瑜上诉案下周二裁决

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吕世瑜上诉案下周二裁决 据《明报》星期六(8月19日)报道,香港理工大学学生吕世瑜去年4月承认触犯《香港国安法》下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罪,区域法院院法官界定案件情节严重,据国安法条文须判囚五至10年,将原定的三年八个月刑期改为五年,令吕世瑜失去认罪的三分之一减刑。吕世瑜不服判刑,上诉失败后,再申请终极上诉,获上诉庭批出证明书。 上诉方律师早前透露,吕世瑜原定明年1月刑满,若胜诉应可当庭释放。此外,此案是继2021年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保释案之后,终院海外非常任法官未获邀参与的国安法上诉案件。 香港终审法院上诉委员会今年5月16日开庭处理吕世瑜逾时上诉许可申请,批准他上诉至终院,排期至8月9日在终院审理。 香港终审法院网页显示,终院五名法官将于下周二颁布判辞 来源: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快必煽动案上诉遭驳回 上诉庭裁定煽动罪合宪 煽暴意图非控罪必要元素

#法庭报导 1⃣快必煽动案上诉遭驳回 上诉庭裁定煽动罪合宪 煽暴意图非控罪必要元素 「快必」被指在不同街站叫喊「光时」、「黑警死全家」等口号,被裁定「发表煽动文字」等11项罪成,合共判监3年4个月。谭就定罪及刑罚提出上诉,被高等法院院上诉庭驳回。上诉庭裁定,煽动暴力意图并非煽动罪必要元素,指上诉方呈交的英国枢密院案例只是「附带意见」,而煽动意图必须依据各地法律框架及社会状况诠释,上诉庭无基础偏离1952年的「大公报案」。 上诉庭亦认同原审裁定煽动罪合宪,指现时非暴力煽动行为可与暴力行为造成同样破坏,为有效应对社会当下面临的国安威胁,煽动意图定义必须灵活广阔,而条文足够清晰,有明确指出无论如何强烈地批评政府也不构成煽动意图。上诉庭又指,维护国安对社会安定繁荣不可或缺,罪行已平衡社会利益和个人言论自由,不见得任何人包括谭得志这位严厉批评政府的社运人士,会因罪行对煽动言行的限制而「负上不可接受的严苛责任」。 2⃣【元朗7.21】4白衣人上诉 邓怀琛称大状给错误法律意见 致弃用「合法自卫」辩护理由 8名白衣人暴动及蓄意伤人罪成,分别判囚3年半至7年。邓怀琛、「飞天南」吴伟南、邓英斌和蔡立基不服定罪及刑罚提出上诉,向高院上诉庭申请上诉许可。被判囚7年的邓怀琛指原审代表大状给予错误的法律意见,因而放弃以「合法自卫」作辩护,改以提出身份辨认争议来作为辩护,对邓造成不公。另外,律政司针对王志荣的无罪裁决提出上诉,并指凭多项环境证据可以肯定影片中的人士就是王,要求发还原审法官重新考虑裁决,上诉庭押后判决。 3⃣【元朗7.21】林卓廷称未完成保护市民故无离开:点可以喺危难之中,自己走咗去呢? 4⃣【元朗7.21】林卓廷称闸内市民射水为救伤者 官问:你有冇喝止佢哋? 5⃣林卓廷涉披露7.21廉署受查人撤罪 律政司申上诉至终院:官对「调查」定义或有误解 6⃣【苹果案】杨清奇指黎智英慷慨向员工派股票 但用人「残忍」频换高层 7⃣【元朗7.21】42岁会计师否认暴动 控方指曾持伞掩护及向白衣人掷物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涉藏汽油弹 女子上诉得直获撤罪 上诉庭质疑原审官练锦鸿介入提问致审讯不公

#法庭报导 1⃣涉藏汽油弹 女子上诉得直获撤罪 上诉庭质疑原审官练锦鸿介入提问致审讯不公 6名男女被指于2020年2月在油麻地掟汽油弹、及在酒店藏汽油弹等,5男认罪,不认罪女被告经审讯后被裁定纵火及管有物品意图摧毁财产罪成,判囚34个月。她不服定罪上诉,被裁定上诉得直,撤销定罪及判刑,惟须继续还押,待双方就案件应否重审陈词。 上诉庭裁定被告未获公平审讯,指原审法官练锦鸿在被告作供时多次表达意见,暗指她回避问题、不知所云等,惟并非每次批评得很有道理,最极端是被告情绪不稳,仍以「畀埋纸巾佢,请继续回答问题」拒绝暂时休庭。而原审在开审前处理认罪被告判刑,案情提及不认罪被告的姓名也无要求控方修改,又对辩方失去最后发言权视若无睹,很难不怀疑他是否认为本案证据确凿、被告抗辩属浪费时间,而「所以根本无需顾及她对整个庭审程序的观感和无需认真审视她的辩护理由」。 2⃣连登留言称7.21乃「中共落命令叫人出去搞事」 兼宣扬「香港国」 男子认煽动罪候判 35岁无业男子涉去年7月至今年1月在「连登」发布煽动言论,承认一项「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作为」罪。案情指被告声称7.21元朗站白衣人袭击事件乃「中共落ORDER叫人去出搞事」,又在其他帖文留言指:「中共不嬲系咁,拉一派打一派,聚到人心就一定即捉」、「高官商界年年勾结贪污」、「李家超鼓励市民消费制造更多垃圾」,被指引起市民憎恨中央及香港特区政府。被告另被指宣扬港独,涉案留言包括「香港国」、「香港独立」、「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等。主任裁判官苏文隆听毕求情后,下令索取背景报告,以确认求情内容的真实性,并押后至4月10日判刑。期间被告继续还柙。 3⃣3男涉WhatsApp群组煽惑伤警罪成 官拒纳仅「吹水」发泄 指建议不空泛属可落实方案 4⃣邹家成涉透过律师寄投诉信 二人否认将未经授权物品携离监狱罪 6月开审 5⃣【元朗7.21】白衣人认暴动及串谋伤人 求情指狱中被打、当日「展出关心」无袭倒地者 6⃣【元朗7.21】控方指被告与他人动作有默契、协助对方免受伤以继续冲击 7⃣【苹果案】李宇轩称曾带日本议员到中大二号桥视察、传送法案初稿及展示催泪弹弹头

封面图片

上诉庭指原审法官练锦鸿发问不当 汽油弹案女子获撤销定罪及判刑

上诉庭指原审法官练锦鸿发问不当 汽油弹案女子获撤销定罪及判刑 6名男女涉嫌2020年在油麻地投掷汽油弹,入住的酒店房内被搜出汽油弹等物品被控,当中5人认罪,余下一名女被告亦被裁定纵火及管有物品意图损坏财产两罪罪成,判囚34个月。她提出上诉,上诉庭指,女被告未获公平审讯,裁定上诉得直,撤销定罪及判刑,但须继续还押,以待控辩双方陈词案件应否重审。判词以两名警长主问为例,录音誊本显示控方问了不足10条问题,警长刚说到投放汽油弹现场时,原审法官练锦鸿便开始发问,而且问题明显不是出于澄清答案等需要,控方只能在间中插话两三句。对比之下上诉人作供时,待遇可见反差,原审法官多次对她证供即时表达意见,例如命令「答问题」。上诉人曾经情绪不稳,代表大律师要求法庭给予时间,但原审法官要求「继续回答问题」。判词指,原审法官在裁决时解释了他提前为其他被告判刑,原因在简化案件流程和希望已被定罪的人尽快得到法庭判决,以便重新计划人生。上诉庭对此不解,认为所有被告留待一起判刑有何分别。上诉庭裁定上诉人未能获得公平审讯,上诉得直,撤销定罪和判刑。 2024-03-22 15:12:03

封面图片

何谓「认罪扣减」原则?

何谓「认罪扣减」原则? post on ig @thewitnesshk 根据香港刑事法律,如果被告认罪,一般可获刑期扣减。你可能都听过「认罪减刑三分一」的说法,但是否必然是三分之一?扣减幅度又如何计算? 2022年4月国安案件「吕世瑜案」的判刑,被告认罪本获法庭由5年半减刑至3年8个月,但控方提出判刑受「#煽动他人分裂国家」罪的最低刑期所限,情节严重者须「处五年以上」,结果被告被判囚 5 年,即使认罪,亦无法获得全数认罪扣减,引发公众对认罪扣减原则的讨论。 #吕世瑜案 #法律101 #国安法 #法治之都 #法治沦丧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