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报导1⃣陪审团因商议太长、提问错重点遭解散 上诉庭关注或有不公批出许可

#法庭报导 1⃣陪审团因商议太长、提问错重点遭解散 上诉庭关注或有不公批出许可 在刑事案审讯中,法官有酌情权解散陪审团,不过高院去年在一宗贩毒案,法官胡雅文就被质疑不当解散陪审团而被上诉。6人陪审团退庭商议约一日半,期间3度透过书面向法官提问,问及不谙中英文的西非籍被告,要签署看不懂的羁留人士通知书是否公平,又问定罪是否基于被告知悉携非法物品来港。胡官认为陪审团已花长时讨论,但仍未能作出有效裁决,加上提问显示陪审团未能掌握「基本原则」,于是决定解散陪审团。西非籍被告其后被新组成的陪审团一致裁定罪成,判监22年3个月。 2⃣2019年诊所受催泪弹波及 医生向警索偿逾672万 高院拒批准3名涉事警员匿名 2019年11月18日,警方在围堵理大行动期间发射催泪弹,尖沙咀一间诊所的耳鼻喉科医生指称警员误将催泪弹射进其单位,导致起火及设备损毁,前年入禀高院向警务处长索偿逾672万元。律政司替3名涉事警员申请匿名令,高院周二(19日)颁下决定,指是次申索关乎他们被指控滥用权力,因此警员职级、编号、当时职务及指令于本案而言是重要,加上现行法律包括针对「起底」警员的禁制令及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已足够保护涉事警员免受「起底」,最终拒绝批准匿名。 3⃣【理大围城】被告称于合法游行获派防护装备 控方质疑和平示威毋须派工具 4⃣涉未及时带烫伤5岁女童求医 前男警拟认虐儿罪 其女友则拟不认罪 5⃣邝港智涉偷窃案潜逃7年半 辩方申押后11月讯 控方指不必要延误造成不公 6⃣涉「连登」发布煽动讯息 46岁文员还柙候讯 待警方继续调查 7⃣女子五人足球代表队成员拟认暴动罪 保释至明年1月答辩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陪审团因商议太长、提问错重点遭解散 上诉庭关注或有不公批出许可

封面图片

0800 #国安法 #陪审团 #律政司长是唯一决定人

0800 #国安法 #律政司 #陪审团 #律政司长是唯一决定人 《港区国安法》首案下月23日在高等法院开审,被告唐英杰被控煽动他人分裂国家及恐怖活动罪,案件由3名法官共同审理,不设陪审团。唐英杰早前就不设陪审团的做法提出司法覆核,高院法官李运腾昨日颁下判辞拒绝覆核申请,指陪审团审讯并非被告的宪制权利,认为港区国安法创立了「一种新的刑事审讯模式」,而律政司长是唯一决定人,决定国安法案件是否采用陪审团,总结申请没有合理可辩性。 报导全文: https://m.mingpao.com/pns/要闻/article/20210521/s00001/1621534561603/驳回唐英杰覆核-称国安法创「新刑审模式」-官-国安案有无陪审-律政司决定 #明报

封面图片

2243 #国安法 #不设陪审团 #阳光司法

2243 #国安法 #不设陪审团 #阳光司法 《立场新闻》从法律界消息人士得悉,首宗国安法案件将依据国安法,不设陪审团聆讯。消息又指,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二月初通知被告的法律团队,指决定是考虑「陪审团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聆讯将由三名国安法指定法官审理,有关案件应为去年七一被指驾驶电单车时撞到警员的车手唐英杰,当时他持「光复香港 时代革命」旗帜。 香港的陪审团制度历史悠久,早在 1845 年殖民地政府通过《陪审员与陪审团规管条例》,确立英式陪员制度在港执行的 176 年历史。《基本法》第 86 条亦明文规定「原在香港实行的陪审制度的原则予以保留。」在司法机构的网页中,亦指「陪审团制度是香港法律体制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被告人会在法庭内由社会其他人士来审判。」 但去年六月由北京单方面颁布实施的国安法,却写明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可以不设陪审团。根据《国安法》第 46 条,高等法院原讼法庭进行的,就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提起的刑事检控程序,律政司长可基于保护国家秘密、案件具有涉外因素,或者保障陪审员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等理由,发出证书指示,相关诉讼毋须在有陪审团的情况下审理。 报导全文: https://bit.ly/2MBvizL #立场

封面图片

高院陪审团大比数裁定男子强奸少女罪成还押候判

高院陪审团大比数裁定男子强奸少女罪成还押候判 一名地盘工在社交平台上认识一名18岁少女,11日内两度邀约女事主到流浮山住所玩猫,期间涉嫌强奸女事主,高等法院陪审团昨天中午退庭商议后,今日以6比1比数,裁定被告强奸罪名成立,押后至下月28日求情及判刑,期间为被告索取背景、心理报告及事主创伤报告,被告还押候判。案情指,33岁被告陈俊君去年1月10日在院校群组认识了女事主,交换联络资讯。6日后被告以私讯女事主,相约两日后到被告住所玩猫。1月20日两人再次相约翌日到被告单位玩猫,之后涉嫌强奸女事主,被告之后企图给予女事主500元,但被拒绝,女事主离开单位后马上报警求助,被告在警诫下声称女事主自愿发生性行为。 2024-02-22 18:51:33 (1)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七旬翁遭砖击中亡 法官指谋杀证据不足 吁陪审团改考虑误杀罪

#法庭报导 1⃣七旬翁遭砖击中亡 法官指谋杀证据不足 吁陪审团改考虑误杀罪 2019年11月13日「大三罢」,北区大会堂外有两批人士疑因路障问题争执,七旬清洁工遭砖头击中头部,翌日终告不治。两名16及17岁青年否认谋杀、蓄意伤人及暴动共3项罪名。法官杜丽冰向陪审团表示,现有控方证据不足够证明「谋杀」的控罪元素成立,不须考虑被告是否「谋杀」罪成,但陪审团可改为考虑「误杀」罪。 2⃣金融顾问携木棍囚5周 上诉遭驳回 官拒接纳自卫 质疑怕被白衣人袭击却穿黑衣 28岁金融顾问被指于北角携有一支木棍,管有攻击性武器罪成判囚5周,提出定罪上诉。高院法官黎婉姫宣布驳回上诉,上诉人须即时入狱服刑。法官于判词表示,被告辩称看毕北角白衣人施袭事件后,买「菲律宾魔杖」自卫并打算与师傅交流,惟法官指上诉人畏惧受白衣人袭击,却穿上黑衣及回北角公司工作及用膳,实在令人费解,故拒绝接纳用棍自卫说法。 3⃣两男认藏汽油弹 女子不认罪 辩方指法官于同案判刑时曾作裁定 忧偏颇申请法官避席遭拒 早前3男认罪分别判囚4年多及劳教中心。其余两男今认罪,另一女子则不认罪受审。女子的代表大状申请法官练锦鸿避席,指由于练官早前处理其他被告的判刑时,曾裁定女子在本案的角色,以及各人是否伙同犯案,若由同一法官审理案件会导致表面偏颇。惟练官指申请无根据,亦强调自己会维持法律公正,因此撤销申请。 4⃣6人涉理大逃入科学馆 警称有人从理大冲出 否认是步行速度:「急步」同「行」两样嘢 5⃣前区议员陈荣泰煽惑集结案开审 七一前见记者称翌日「想试下行街有乜嘢事」 6⃣「光城者」串谋恐怖活动案交付高院 15岁男生申保释遭拒 7⃣IT界立会种票案 6被告判刑过轻加监 法官指种票人力安排「绝非一般」 8⃣连登煽动案 辩方指煽动罪性质严重、应交高院有陪审团 官押8.1宣判 9⃣社民连街站涉展示捐款QR code 被控无牌筹款 押至8月再讯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涉WhatsApp群组煽惑伤警 控方质疑被告「双重标准」只闹「黑警」非「黑暴」

#法庭报导 1⃣涉WhatsApp群组煽惑伤警 控方质疑被告「双重标准」只闹「黑警」非「黑暴」 三男涉于2019年10月在讨论 Audi 汽车的 WhatsApp 群组吁杀警及其家人,否认两项「煽惑他人有意图而导致有人身体受严重伤害」罪续审。首被告出庭作供,解释涉案群组讯息只是空谈及「天马行空」,强调并非有意图实行。控方则质疑示威者发动的「大三罢」对全港市民影响甚大,亦有堵路情况出现,而被告明明没有遭受过警方滥暴,却只骂警员,没有骂示威者,直指他「双重标准」。她又质疑为何警员做违法事就被称「黑警」,但示威者违法就不被称「黑暴」,认为被告是同情示威者,被告同意。 2⃣学生暴动罪成囚4年半 上诉指到场为人道救援、曾扶不适警员离开 高院驳回上诉 2019年10.1市民响应「六区开花」,警方以催泪弹驱散黄大仙龙翔道的聚集。5名青年否认暴动及拒捕罪,受审后全部罪成,其中24岁副学士生判囚4年半。他不服定罪及刑罚申请上诉,高院法官彭宝琴终驳回。上诉方提出原审法官没有考虑上诉人当时是作出「不分敌我的人道救援」,他被警方制服后,曾扶着不适的警员离开危险现场,直至到安全地方由其同僚协助。法官反驳指上诉人于审讯时无作供,加上片段无显示他曾观察示威者与警方对峙,并在需要时作协助,故法庭无必要为他想像其到场意图,「我哋唔系拍科幻片」。 3⃣足球员涉驾车至大潭性侵少女 辩方质疑事主仅轻力推开被告、犹如害羞女子 事主接受辩方盘问时,同意于车上没有反对前往大潭:「因为我相信呢个人,冇谂过佢会做出以下嘅事。」辩方另质疑事主遭摸胸时仅轻力推开被告,犹如表现害羞的女子,未能表达出抗拒的意思让被告意会;事主不同意。另外本案原由3女4男陪审团审理,惟暂委法官胡雅文今表示已解除其中一名陪审员的职务,因法官及辩方留意到他未能集中精神,或不能给予真实裁决,现时变为6人陪审团。 4⃣李卓人等4人示威违限聚令申终极上诉 终院拒受理:规例已失效 诠释不再重要 5⃣涉10.1湾仔暴动 文员称目睹街道火堆「惊到打开把遮」 美国旗乃街上捡获 6⃣5男涉闯阿布泰旺角分店叫嚣 押后待与控方商讨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