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果汁与软糖 - 果脯与果泥的营养价值要高得多

丢掉果汁与软糖 - 果脯与果泥的营养价值要高得多 相反,软糖等水果味零食的营养密度和纤维含量最低,添加的糖分最高。其他营养密度较低的水果零食还包括罐装水果(果汁除外)和风味水果干,这两种零食都含有较多的添加糖。这项由食品科学家 Amanda Kinchla(推广教授)和 Alissa Nolden(助理教授)领导的食品比较研究最近发表在《营养素》杂志上。阿曼达-金查拉(Amanda Kinchla)是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食品科学推广教授。资料来源:阿默斯特大学虽然吃新鲜水果无疑是最健康的选择,但 80% 的美国人并没有达到联邦膳食指南建议的每日水果摄入量(5 份)。因此,消费者在饮食中增加水果摄入量的一个策略就是选择营养丰富的水果零食。Kinchla说:"人们更习惯消费的不是新鲜水果,而是零食产品。"研究人员决定调查哪些水果零食最有营养,这是首次开展此类研究。他们利用通过马萨诸塞大学图书馆访问的 Mintel 全球新产品数据库,收集并分析了 1497 种水果零食的营养成分。在研究中,研究小组将水果零食定义为"主要由水果成分制成的非冷冻、非饮料食品"。他们使用富含营养素食品(NRF)指数来比较水果零食的健康程度,该指数根据食品的营养成分计算出整体营养质量得分。该模型考虑了理想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膳食纤维、钾、维生素 D、钙、铁以及建议在饮食中限制摄入的营养成分饱和脂肪、胆固醇、添加糖和钠来评估每种水果零食的整体营养质量。Nolden 说:"我们试图将所有营养素联系起来,这正是 NRF 的优势所在能够同时研究多种营养素。"研究结果和建议研究小组将水果零食分为九类:干果、水果棒、风味干果、水果罐头、果味零食、果泥、果片、成型水果和果汁水果罐头。此外,他们不仅研究了每份水果零食的营养价值,还根据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规定的每次进食的习惯参考摄入量(RACC)计算了添加糖和纤维的含量,以平衡不同水果零食类别之间的份量差异。Alissa Nolden 是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食品科学助理教授。资料来源:阿默斯特大学他们的目标是确定水果零食是否有益健康,并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Kinchla说:"凭借Alissa对消费者的洞察力以及对感知和感官分析的理解,我们可以尝试了解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和局限性,然后设计出更能迎合消费者需求的食品,这样我们就能加强健康和保健平台。"论文的结论是:"水果零食需要重新配方......成型水果和水果棒可以降低添加糖的含量,成为更有营养的水果零食选择。罐装水果(添加糖)和果味零食需要进行更多改良,因为它们的营养密度和纤维含量低,添加糖含量高。提高水果零食的营养质量有助于人们明智地选择零食。水果零食类的未来发展方向应考虑降低添加糖含量、增加纤维含量和改善感官特征,以提高整体营养密度"。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东南亚儿童包装食品糖盐含量高

研究:东南亚儿童包装食品糖盐含量高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东南亚针对六个月大至三岁儿童袋装食品的糖分和盐分含量高,并且普遍使用可能具误导性的标签,对产品成分和销售监管也不严。 新华社报道,这项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东南亚辅食改善联盟的研究,对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七国,针对幼儿销售的1600多种婴儿谷物、果泥、袋装食品、零食和即食餐进行了评估。 研究发现,44%的产品添加糖分和含有甜味剂,这一比例在零食和小吃增至72%,此外,超过三分之一产品的盐分含量超过了建议水平。 研究还发现,针对这些食品成分和标签方面,七国当中没有一个国家的国家政策符合国际指引。此外,一些国家也缺乏监管糖和盐含量的法律措施。 此外,近九成接受评估的产品,广泛使用了有关产品成分或营养成分的“营销用语”。高糖、高盐或高脂肪产品上常见的用语包括“纯天然”、“维生素的良好来源”以及“无人工成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东南亚辅食改善联盟的合作伙伴呼吁各国改进政府条例,包括禁止添加糖分和甜味剂、限制糖和钠的含量和防止误导性营销等。 2023年12月14日 2:15 PM

封面图片

新报告揭露雀巢公司在贫穷国家销售的婴儿乳制品中加糖

新报告揭露雀巢公司在贫穷国家销售的婴儿乳制品中加糖 瑞士调查组织"公众之眼"(Public Eye)的运动人士将该瑞士跨国公司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销售的婴儿食品样品送往比利时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和对产品包装的检查显示,在供一岁及以上婴儿使用的后续奶粉品牌"Nido"和供六个月至两岁儿童食用的谷物食品"Cerelac"的样品中发现了蔗糖或蜂蜜形式的添加糖。在包括英国在内的雀巢主要欧洲市场,幼儿配方奶粉中没有添加糖。虽然一些针对较大幼儿的谷物含有添加糖,但针对六个月至一岁婴儿的产品中没有添加糖。"公众之眼"的农业和营养专家劳伦特-加贝雷尔(Laurent Gaberell)说:"雀巢公司必须结束这种危险的双重标准,停止在全球各地为三岁以下儿童生产的所有产品中添加糖分。"肥胖症日益成为中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 2000 年以来,非洲五岁以下超重儿童的人数增加了近 23%。全球有超过 10 亿人患有肥胖症。对于任何国家的消费者来说,仅凭包装上印制的营养信息来判断产品是否含有添加糖以及添加糖的含量并非易事。标签通常将牛奶和水果中的天然糖分与任何添加糖分放在同一个标题下。世卫组织为欧洲地区制定的指导方针规定,三岁以下儿童的任何食品都不得添加糖或甜味剂。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其他地区的指南,但研究人员表示,欧洲的文件对世界其他地区同样适用。英国建议四岁以下儿童避免食用添加糖的食物,因为添加糖会带来体重增加和蛀牙等风险。美国政府的指导方针建议两岁以下儿童避免食用添加糖的食品和饮料。"公众之眼"在与国际婴儿食品行动网络合作撰写的报告中称,市场研究公司欧睿国际的数据显示,Cerelac 的全球零售额超过 10 亿美元(8 亿英镑)。中低收入国家的销售额最高,其中巴西和印度的销售额占 40%。世卫组织医疗官员奈杰尔-罗林斯博士说,这一发现代表了"双重标准[......],是没有道理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塞内加尔和南非,6 个月以上婴儿食用的饼干味麦片每份含有 6 克添加糖。而在瑞士销售的同类产品则没有添加糖。对印度销售的 Cerelac 产品进行的测试表明,平均每份产品的添加糖超过 2.7 克。在巴西,Cerelac 被称为 Mucilon,8 种产品中有 2 种没有添加糖,但其他 6 种产品每份含有近 4 克糖。在尼日利亚,检测的一种产品的添加糖含量甚至高达 6.8 克。与此同时,对全球零售额超过 10 亿美元的 Nido 品牌产品进行的测试表明,其糖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在菲律宾,针对幼儿的产品不含任何添加糖。然而,在印度尼西亚,以 Dancow 名义销售的 Nido 婴儿食品每 100 克都含有约 2 克以蜂蜜形式存在的添加糖,即每份 0.8 克。在墨西哥,为幼儿提供的三种 Nido 产品中有两种不含添加糖,但第三种产品每份含有 1.7 克糖。报告说,在南非、尼日利亚和塞内加尔销售的 Nido Kinder 1+ 产品每份均含有近 1 克糖。雀巢公司发言人说:"我们相信幼儿产品的营养质量,并优先使用适合儿童生长发育的优质原料"。她说,在"高度管制"的婴儿食品类别中,雀巢始终遵守"当地法规或国际标准,包括标签要求和包括糖在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阈值",并公布其产品中的总糖,包括来自蜂蜜的糖。食谱的变化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法规和当地食材的供应情况。在过去十年中,公司已将其婴儿谷物产品组合中的添加糖总量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了 11%,并将继续重新配制产品,以进一步减少添加糖。蔗糖和葡萄糖浆正在被逐步淘汰出面向全球幼儿的"成长牛奶"。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我国成功研发出鸡肉米、猪肉米,会好吃吗?营养价值如何?未来不用单买肉了?

我国成功研发出鸡肉米、猪肉米,会好吃吗?营养价值如何?未来不用单买肉了? 赵泠的回答 这问题谈论的覆有动物细胞的米粒在适当烹饪下大抵是好吃的,正如题述的“蒸煮熟化后兼具米和肉的香味”。不过,对一般人来说,这样做出的食物难以胜过更“传统”的肉菜盖浇饭、炒饭。 看起来,题述的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取少量肉松拌在饭里相近。覆盖在米粒上的动物细胞是贴壁生长的状态,通常很薄。追求好吃或营养的话,取更“传统”的肉类做菜会更简单且有效得多。 这问题里的“未来不用单买肉了”看起来是想炒作却找不准有什么可炒的点,弄出来的结果十分可笑。一般通过路人看了这种说法,免不了会产生逆反: ● 为什么不单买肉?吃面条的时候放点米粒浇头?饼卷米粒?米粒烤串?包子饺子都米粒馅的?不能吃排骨?你这一层肉咀嚼起来有肉的口感吗? 在这问题下,读者理所当然会发现很多人在怕这是“转基因技术”、“科技与狠活”,认为应该“领导先吃”。实际上,这问题谈论的是细胞培养肉的一种形式,未经基因改造的动物细胞亦可参与;“需要无菌环境”不代表需要抗生素,适当运用紫外线、高温高压等即可将培养设备和米粒充分消毒;这种细胞培养肉所需的培养条件可由现存的合法食品添加剂、合法食材提供。当然,如果领导有兴趣推广这种显而易见缺乏性价比的食物,那么让领导先吃是合理的。 在这问题下畅想这是在“研发应急食品/太空食品”的回答看起来只是被忽悠了。在今后可能是永远的时间里,应急食品、太空食品对“米粒上裹一层肉”没有半点需求。 一些读者大概会想起此前我谈过的让牛肉细胞在大米表层生长: https://doi.org/10.1016/j.matt.2024.01.015南朝鲜延世大学研究人员为大米涂上鱼明胶和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合法食品添加剂),让牛成肌细胞和源自脂肪组织的牛间充质干细胞在大米表层生长并分化一周,发现每百克大米附着了约一克牛肉。这种大米可以被普通地煮熟来吃。 这些研究人员称,普通大米每千克售价 2.20 美元(中国读者可能随喜赞叹),牛肉每千克售价 14.88 美元(中国读者可能再次随喜赞叹),用这些数值估计他们生产 1 千克“牛肉饭”(其中 4.8 克牛肉)售价约 2.23 美元。 当然,这样生产的牛肉毕竟是细胞培养肉,会明显减少碳足迹和用水量。吃过兰州拉面的读者可能会对一碗主食里不到百分之一是牛肉的现象很熟悉。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赵泠)

封面图片

【和奶粉哪个营养价值高#?看完不纠结了~】#牛奶烧开喝会损失营养吗# 问:喝奶粉好还是盒装牛奶好?答:奶粉是牛奶经过热加工

【#牛奶和奶粉哪个营养价值高#?看完不纠结了~】#牛奶烧开喝会损失营养吗# 问:喝奶粉好还是盒装牛奶好?答:奶粉是牛奶经过热加工得来的,在此过程中,损失的营养成分主要为牛奶中的活性成分与维生素,二者蛋白质、钙、脂肪含量相差并不大。相较于牛奶,奶粉也有一些好处,比如奶粉保质期较长,储存起来更方便,还可以针对不同人群,添加不同营养成分。比如中老年奶粉中,会额外添加钙、维生素E、锌、铁、叶黄素等等。 问:牛奶加热喝好吗?答:对于巴氏杀菌奶来说,它的杀菌方式是低温杀菌,所以不建议把牛奶烧开喝。牛奶烧开后,其含有的活性营养成分,如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等,会有一定损失,从而降低牛奶营养价值。 豆浆能替代牛奶吗?痛风能喝豆浆吗?更多专家解读,详戳文章查看↓↓(CCTV生活圈)#为什么鸡蛋黄有时会变绿#牛奶好还是奶粉好?看完不纠结了~ via 捉谣记的微博

封面图片

全球顶尖的健康专家、全美知名减重与营养顾问,「营养迷思破除者」包登博士

全球顶尖的健康专家、全美知名减重与营养顾问,「营养迷思破除者」包登博士 汇整科学研究结论与专业经验,提供您关于健康食材的最完整饮食指南。 没有一样食物可以营养全包,不过真正的食物,就是加工最少的天然食品。没有十全十美的饮食法,唯一可以被合理称为普世真相的,就是多吃蔬菜水果。不过,也不要忽略了世界上还有很多好东西,所以本书介绍各类健康食材:蔬菜、谷类、豆类、水果类、坚果与种子类、大豆类、乳制品,肉、禽、蛋类,鱼类与海鲜,特殊食品、饮品,香草、香料与调味料、油品、粉类、甜味剂等,搜罗全球最新研究发现和建议,颠覆传统食物迷思,扭转一般人长久以来对某些食材的既定印象,让你的饮食生活更丰富、营养更均衡。 作者简介 强尼.包登Jonny Bowden 人称营养迷思破除者,是全美知名的专科营养师,饮食与减重专家。他是美国各大电视节目的常客,包括欧兹医师秀、福斯频道、CNN、MSNBC、ABC、NBC和CBS等,也为《纽约时报》、《富比士》、《野兽日报》、《贺芬顿邮报》、《浮华世界电子报》、《男性健康》、《预防》等数十家知名平面与网路媒体撰文。他在世界各地的学术与科普场合,做了多次受欢迎的演说。 包登博士是十五本畅销书作者,包括已经出第四版的《低糖生活》、与史蒂芬.麦斯利医师合著的《聪明油脂》,还有引发论战的《胆固醇大迷思:为何降低胆固醇不会预防心脏病,但摆脱司他汀可以?》(与心脏科医师史蒂芬.辛纳屈合著)。包登现居洛杉矶,热中打网球,与蜜雪尔.莫雪、杰与柔伊.贺察那德、布巴、露西、艾美、露娜,以及九条鱼一起生活。 译者简介 曾育慧 台湾云林人。大学毕业后以推动台湾参与国际卫生事务开始,踏入非政府组织领域,关怀的面向从国际医疗合作、公共卫生、人权、环境,到研究开发中国家的贫穷与社会不平等议题。业余翻译作品包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自传《穷人的银行家》、揭露制药产业不当经营的《药厂黑幕》、英国BBC电视节目文字版《食物的真相》、高龄运动家传奇《最活力的老后》、泰戈尔《人的宗教》等。

封面图片

水果别再榨汁喝了!接近喝糖水,营养可能全浪费

水果别再榨汁喝了!接近喝糖水,营养可能全浪费 很多人认为喝鲜榨果汁和吃水果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营养本质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吃完整水果,水果榨成汁反而浪费了精华,很多营养物质都被破坏了。1、糖含量增加水果榨成汁后,其中的糖分被浓缩,导致糖含量变高。以苹果汁为例,一杯鲜榨苹果汁的糖分含量甚至可能超过一罐可乐。不信你看↓2、膳食纤维损失在榨汁过程中,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几乎全部被丢弃。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对于预防缓解便秘、促进消化、控制体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虽然水果含糖,但世界卫生组织在《成年人和儿童糖摄入的指南》对游离糖界定时,并不包括水果。主要就是因为膳食纤维等成分,可以“抵消”水果中糖的负面影响。但变成果汁后,膳食纤维缺乏,水果中糖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果汁(包括水果鲜榨的纯果汁),也被列为游离糖的一员。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成年人和儿童糖摄入的指南》3、维生素C等抗氧化成分丢失水果中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在榨汁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流失。这是因为在榨汁的过程中,水果被切碎和搅拌,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使得维生素C、多酚类的含量降低。以维生素C为例,根据实验数据,分别测定青瓜、芒果和橙子鲜榨果汁的维生素C,发现损失率分别为84.11%、58.92%和32.76%,不容小觑。果汁喝太多 对身体真的不健康!糖含量增加、VC和膳食纤维等关键成分的损失只是水果打成汁的营养变化,实际上,这些变化也会导致对健康的作用差异。1、糖更易被吸收,升血糖速度变快水果变成果汁后,糖本身的属性也发生了变化,从内源性糖变成了游离糖,变得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这是因为榨汁过程中去除了大部分的膳食纤维,使得果汁中的糖分更容易释放出来。这样一来,人体对糖分的吸收速度会加快,血糖水平也会比吃水果升得更快。以橘子为例,榨汁后,从低GI(GI<55)的食物变成了中GI(GI在55~70之间)的食物,升血糖的能力变强,血糖波动变大。上面提到了,鲜榨果汁中的糖分以游离糖的形式存在,这种糖分对人体没有任何益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游离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然而,一杯鲜榨果汁的糖分含量很可能就已经超过了这个建议摄入量。2、摄入更多能量,增加肥胖风险一杯橙汁,需要3~5个橙子才能做成。吃三个橙子可能需要你慢慢来,但是喝一杯橙汁,就算是个小孩子也轻而易举。但是,这种吃橙子的新方式却会悄悄地让我们吃进太多的糖分。而且,果汁的饱腹感很低、不占肚子,续杯毫无压力,还不耽误吃饭,无形之中增加了能量摄入。拿鲜榨果汁当日常饮料,长肉长胖顺理成章。3、增加痛风的风险水果中的果糖丰富,而果糖的摄入可以增加尿酸的产生,从而导致血液中的尿酸偏高。要知道,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著名医学杂志《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调查 50000 多名美国男性在每天饮用超过2杯的果汁后,痛风的患病风险增加81%。在《含果糖和痛风的重要食物来源: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中,有证据发现,果汁的摄入与痛风发病有不利的关系。图片来源:网站截图除了这些,导致脂肪肝、腹泻等问题,也是果汁被经常诟病的。可是,果汁真的这么一无是处吗?结论是少量果汁可能有益。《英国营养学杂志》2019 年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与不喝果汁的人相比,每天喝 5 盎司(约150mL)或更少果汁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 15%。所以,我们没理由完全拒绝果汁,但需要控制量和频率。果汁要少喝 每天应该这样喝!鉴于鲜榨果汁存在的种种问题,国际权威机构建议人们要尽量少喝果汁。2017年5月,美国儿科学会在其网站上发布了新的果汁政策声明,明确指出了关于果汁摄入的建议,并在6月,将详细内容发表在了著名杂志《儿科学》上。图片来源:网站截图该声明对2001年的果汁建议作出了修正,不适合喝果汁的年龄从6个月提升至1岁。同时,对于幼儿和大龄儿童,果汁的摄入量也应受到限制。具体建议如下:0~1岁的婴儿,不建议喝果汁,没有营养益处(除非有临床建议);1~3岁的幼儿,每天最多饮用120mL的果汁;4~6岁的儿童,每天果汁摄入量应控制在120~180mL之间;6~18岁的儿童、青少年,每天果汁摄入量不应超过240mL。图片来源:作者拍摄那成人每天有要求吗?当然!不过,不同国家对果汁的态度并不一致。《2020-2025 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允许每天水果摄入量的一半以内由100%纯果汁替代。相比之下,在荷兰等其他国家,果汁被归类为含糖饮料,不鼓励饮用。图片来源:《2020-2025 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如果想喝果汁,怎么喝相对健康呢?选择新鲜、无污染、无破损的水果作为榨汁原料这些都是基础,这里说几点喝果汁减少负面影响的关键。1、选择含糖量低、升血糖速度慢的水果榨汁。比如椰子水、番茄汁、西瓜汁。2、制作果汁别去渣。果泥比果汁更健康,果泥保留了膳食纤维,在营养上更胜一筹。3、控制饮用量,一天别超过150mL,多喝无异。另外,适当减少水果的量。4、不要用果汁来服药。比如葡萄柚汁会干扰它汀类药物的代谢,降低药效。一些可能还会因为代谢受到阻碍,血液药物浓度增加,增加安全隐患。5、喝完尽快漱口,以免增加龋齿风险。总之,鲜榨果汁虽然口感鲜美、方便快捷,但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饮品。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果汁的摄入量,将吃水果作为获取水果营养的主要途径。同时,在饮食中保持均衡和多样性,才能确保身体健康。参考资料[1]WHO.成年人和儿童糖摄入的指南[2] AAP.Fruit Juice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urrent Recommendations.https://, 2017, 44(17):2.DOI:10.3969/j.issn.1007-1865.2017.17.039.[4] the University of  Search.https:// S, Liu Q, Khan TA, et al.Important food sources of fructose-containing sugars and incident gout: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BMJ Open 2019;9:e024171. doi: 10.1136/bmjopen-2018-024171[6] Underwood M. Sugary drinks, fruit, and increased risk of gout. BMJ. 2008 Feb9;336(7639):2856. doi: 10.1136/bmj.39479.667731.80. PMID: 18258933; PMCID: PMC2234537.[7]《2020-2025 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8]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标准版(第6版第一册)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