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上演现实版人机大战 保卫司机还是要保卫“萝卜”

武汉上演现实版人机大战 保卫司机还是要保卫“萝卜” 事件的起因是7月7日下午,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街头与行人相撞,交警正在现场处置,没有司机的事故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之后百度方面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事故因车辆在绿灯亮起启动之际与一名闯红灯行人发生轻微碰撞。萝卜快跑也被不少网友调侃为马路判官,在自身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回去“惩罚”不守交规的行人。之后有媒体报道,萝卜快跑已在多个城市开通服务,其中武汉投放量已有三四百辆,每日实际运行规模在350辆左右。之后关于萝卜快跑的争议进一步扩大,一方面是交通安全性,一方面是定价,最终实付价格被部分人担忧低价扰乱市场秩序,10公里只要3块9,任何一辆出租车和网约车都做不到。对此,武汉市交通管理局回应称,“萝卜快跑”还在测试阶段,尚未被定性为营运车辆,定价是企业市场行为。据了解,近日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订单迎来爆发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已逼近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订单量。自动驾驶概念已经提出来很多年了,相关企业也一直在砸钱,比如我们普通人最先接触到的面向C端的各种车企的辅助驾驶,进化速度是非常快的,同一辆车年初去跑和年底去跑,可能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而在普通人容易忽视的B端,自动驾驶出租车正在成为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的直接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通吃i人和e人的服务以及对交规的严格遵守让它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现在打开短视频平台不妨搜搜自动驾驶出租车,你就会看到各种博主去尝鲜,甚至直接成为了野生销售员,这种消费者口口相传的影响将快速席卷行业,为出租车司机背上再压上一块巨石。年初的时候,“为什么网约车总是臭臭的” 冲上了热搜,引发了不少打车人的共鸣。当你打开车门的那一刻,车里刺鼻的空气扑面而来,各种气味夹杂在一起,让不少人吐槽好像钻进了司机的被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车本身散发出来的味道,另一方面则是司机高压工作散发出来的汗液以及烟味儿、食物残渣等等。我在最近打网约车的时候发现,部分车型平台给安排了风扇和香片,车里的味道会减轻不少。对于自动驾驶出租车而言,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存在的,若有气味也只是车的味道和上一个乘车人留下的味道。但是放在历史的长线中去看,自动驾驶出租车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冲击,做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又何尝不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冲击呢?在全球自动驾驶的大潮中,自动驾驶出租车就好像符合客观规律、具备强大生命力、远大前途的新事物,在不断迫使传统出租车行业变革。而促使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这场变革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网约车的出现让消费者通过手机即可打车,并且全程透明没有绕路的担忧,直到现在,在很多城市传统出租车行业和网约车仍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另一个冲击则是来自共享单车,没错,两个轮子的车对四个轮子的车造成了冲击。可能在一线城市这种感觉不是特别明显,毕竟公交、地铁等交通方式非常发达,加之打车的人足够多,共享单车似乎难以对传统出租车造成冲击。但是在四五线小城市,原本城市就不大,起步价就能跑天下,这也是不少出租车司机抱怨的。随着共享单车的入局,让本来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方式开始被不少人作为日常交通工具,全程下来2-3块钱就能解决,出租车司机连起步价都赚不到。在我的老家张家口,前些年还因为共享单车,出租车司机来了一次集体大罢工事件,直到现在出租车、网约车、共享单车也是水火不容。当然,在享受新事物带来的便利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这种资本游戏的逻辑,那就是初期烧钱,后期收钱。不管是初期的网约车还是初期的共享单车,亦或是现在尚在起步阶段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背后的资本都在不断烧钱,通过最直接的价格优势来吸引消费者,当消费者养成习惯的时候,才是真正进入后期运营的阶段。这种内卷一定程度上是对消费者利好的,能够享受更多的福利,但是长此以往,过度内卷也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偷工减料等等,健康的内卷才是正道。但是放眼过去展望未来,自动驾驶出租车是必然趋势,即使现在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去抵制,但是也难以去左右这种趋势。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北京市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7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北京、上海、重庆、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合肥等20个城市(联合体)入选。在进入2025年之后,只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接纳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从业者面临着变与不变的困境,但作为个体,变其实是唯一选择。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自动驾驶出租车必然会成为交通出行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对于传统行业从业者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当人和机器去竞争,可能24小时无休也对抗不过机器,这就是现实。但是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出现,抛开资本逻辑,目的不就是更好地服务人吗?只是服务的是乘客,淘汰的是司机,当万千司机面临失业影响的时候,人生的十字路口该作何选择,值得所有人深思。 ... PC版: 手机版: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萝卜快跑变“萝卜不跑”造成拥堵 官方回应:将及时处理并优化

萝卜快跑变“萝卜不跑”造成拥堵 官方回应:将及时处理并优化 今年5月,还有市民反映无人驾驶车辆无故停车,险些造成事故。公众认为,随着“萝卜快跑”车辆投放量的增加,公司应提高车辆的识别能力,确保在复杂路况下灵活应对,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近期,关于百度萝卜快跑及无人驾驶行业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有网友指出,自动驾驶出租车驾驶风格激进,频繁抢道加塞,造成拥堵。也有声音反对无人驾驶出租车抢占传统出租车订单,网络上对无人驾驶的评价出现两极分化。作为百度Apollo推出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自2021年推出以来,已在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在多个城市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如何看待萝卜快跑在武汉无人驾驶订单量已经超过 45%,出租车行业面临洗牌?

如何看待萝卜快跑在武汉无人驾驶订单量已经超过 45%,出租车行业面临洗牌? Alex Cui的回答 我给大家透露一下,现在在武汉跑的百度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租车根本就不是百度目前最先进的技术,百度可以进一步投放的第六代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把打车价格压得更低,出租车行业无人化趋势比你我想象的都要快。百度第六代无人驾驶出租车 口说无评,大家可以看看拍的照片,这个资料网上可能都是独一份的,我近距离拍摄了百度的第六代无人驾驶出租车。 这台车是百度最新一代无人驾驶出租车,还没有开始大规模投放,是百度完全自己正向设计的车。而现在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城市跑的其实都是百度第四代和红旗合作,第五代和北汽极狐合作的车。 这些车有采购成本,并且都是改装车,车本身的成本就很高。但是第六代车不一样,这是百度自己设计,自己租生产线生产的车。感知元件大家可以看,做的非常精妙;算力非常充沛,整车的续航能力也高了很多。 大家还可以看看座舱这里面的情况,前排的方向盘可以自动折叠进去坐人,后排乘坐空间非常大,会很舒适,还可以改成6座版。 这台车的成本据百度官方的资料讲只有20多万,相比于第五代便宜了一倍,也是纯电车,这意味着以后成本将显著低于有司机的出租车,网约车。 一旦这辆更先进的第六代百度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投放,普及会更快,我再告诉大家一个消息,第七代马上也要出来了,可能就在今年10月份左右,进步更大,更惊人。 我真觉得出租车无人化的趋势完全无法阻挡,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Alex Cui)

封面图片

萝卜快跑抢出租车司机饭碗引热议 周鸿祎:司机把无人车买下来 可实现三赢

萝卜快跑抢出租车司机饭碗引热议 周鸿祎:司机把无人车买下来 可实现三赢 他建议,司机可以把无人驾驶车买下来。“一个司机的收入可能养活了这一家人,如果他们可以自己购买无人驾驶自动车的产权,来加入到整个萝卜快跑大的运营体系里来,每个月还能分到收入,这算不算既用到了先进技术,又没有造成大规模社会问题?”他还谈到,对萝卜快跑这种公司来说,比如本来某个城市投放1万辆车,每辆车假设10万块钱,相当于10个亿,由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购买,也起到了分担作用,对公司来说也相当于是轻资产运营。“这样在每个城市只需要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一个监控调度中心,对无人驾驶出租车公司来讲也是一个好处。”“萝卜快跑也赢,自动驾驶技术也赢,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也赢了,”周鸿祎谈到,还有个好处就是司机不用每天开十几个小时疲劳驾驶,每天这个车在外面替你干活,最辛苦的就是车了。对于消费者来说,整个出租车网约车的服务质量也都由机器来实施,也得到了提升,车里可能也不臭了,车里也不脏了,也没有拒载和甩客问题了。周鸿祎建议,这方面国家可能要出台相应规定,进行一些引导和干预,通过市场力量使大家能够实现多方多赢。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交通局回应萝卜快跑抢网约车司机饭碗

交通局回应萝卜快跑抢网约车司机饭碗 7月7日,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碰撞事故引发公众担忧。记者从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汉阳大队处获悉,该事故已处理完毕,涉及个人信息,不便透露处理结果。随着无人驾驶网约车的逐步推广,有声音指出,无人驾驶是否抢了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的饭碗?又是否会取代司机?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武汉市 (出租) 汽车行业比较稳定,网上谣言比较多”。据其介绍,“萝卜快跑”已在武汉投放400多辆无人驾驶汽车,不是网传的1000辆,具体数字需咨询武汉市经信局。随后,记者致电武汉市经信局,未获有效答复。

封面图片

百度还有大招: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出租车将至 打车价格会更低

百度还有大招: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出租车将至 打车价格会更低 百度还有大招未放,即将投放的第六代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租车,可以把打车价格压得更低。博主视频中展示了他实拍的百度第六代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实车照片,表示这车是百度完全自己正向设计的车。而现在在武汉、北京、上海等城市跑的这些车,其实都是百度的第四代无人车,比如和红旗合作的车,第五代是和北汽极狐合作的车。这些车的成本其实都很高,因为它本身是向整车厂去采购的,而且还要做很多改装,成本不会低。百度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但是第六代车其实不一样,这是百度自己设计,自己完全正向设计,自己生产线上的无人车。事实上,博主所言非虚,博主上文展示的百度第六代无人车名为“颐驰06”,首批1000台已经由百度Apollo交付给萝卜快跑,售价为20.46万元,整车成本相较于5代车直接下降60%。颐驰06最大的亮点为其自动驾驶技术,搭载百度最新一代无人驾驶系统,比上一代车型的L4级自动驾驶能力更强,可应对城市各类复杂道路和场景。车内支持有方向盘、无方向盘两种模式,并且,其无人驾驶可切换有人/无人两种模式。前排模块化配置,可选装座椅/售卖机/办公桌/游戏机/行李架等进行组合,车内最多可以改成六座模式,满足自动驾驶商业运营场景各类需求。车辆的续航也大幅提升,这意味着自动驾驶出租车在没有司机的情况下,车的油、电成本非常低,会让他整体打车价格更低。此外,博主还透露,第七代百度自驾驶无人出租车也将很快来到,进步会更大,可能今年年内就与大家见面。据悉,截至目前,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已经于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且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分析师称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2030年才能实现规模化

分析师称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2030年才能实现规模化 朱西科夫称自动驾驶出租车计划是特斯拉的重大转折 ,标志着该公司从之前专注于让电动汽车更便宜的重点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他指出,在特斯拉决定推迟或取消其下一代平台之后,自动驾驶出租车活动宣布,这给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的成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关于自动驾驶出租车发布的现实时间表,Jewsikow 表示2030 年之前不太可能全面推出。Jewsikow 认为 2030 年之前的时期是一个测试阶段:“2030 年之后,这项技术将对业务产生重大贡献,我认为甚至可能要到 2030 年代才会形成规模。”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