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小聪明好还是踏实做事好?
职场小聪明好还是踏实做事好? 北海皆非的回答 讲一个最典型的职场小聪明:越级汇报。 为什么选择「越级汇报」? 1. 野心与欲望 其实特别理解越级汇报的人,他们总是想跨越过程直达结果,但在职场上晋升是讲究流程的。 就拿体制内的企事业来说,晋升的决定权掌握在一把手里,但一把手选谁晋升是先要靠推荐的,那个推荐权决定在直属领导手中。大领导绝不会因为你跟他汇报过几次工作,就和你亲近,与之相比,他更相信直系下属。退一万步讲,这种刻意展示领导见得太多了,他只会更反感。 事实上,电视剧之中里力排众议式提拔,现实中是极低概率事件。与其说指望被一把手翻牌子还不如想办法让买通「公公」,让他在牌子的顺序上动动手脚。 2. 过分高估自己实力 像上述举例中的大哥一样,喜欢自行加官进爵,把自己定位到部门骨干的位置上。我还记得,当时办公室主任给他穿小鞋,告诉他再不听话就哪来的回哪去的时候,他还在扬言,自己要是走了,部门工作得瘫一半。 后来我总结那位大哥被搞的根本原因在于:过于自信导致的目中无人。他看不起部室领导,更看不起同事。因为有一次他跟我吐槽,总经理办公会还不如让他去参加,因为部室里的事他比主任还熟悉。 在专业能力上,下属比领导强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能力分布上,领导更趋近于全面发展,而员工也许是独角兽战士,所以还请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长处,而忽略自己的短板。 3. 突发事件 遭遇突发事件,直属领导不在,但又急需做出决策。 4. 权利斗争下的牺牲品 之前有位知友咨询我,他说他的部门经理和副总有很大矛盾,于是副总不给经理安排工作,将其边缘化,但是却和他对接,他的经理知道后很不高兴,并叫他把副总布置的任务推出去,他表示自己夹在中间,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办。 这位知友的问题很典型,被双方当成攻击对方的武器,俗称刽子手里的刀。 其实绝大部分人越级汇报,都属于前两种,也就是有自己的小心思,耍自己的小聪明! 越级汇报到底得罪了谁? 1. 直属领导 这无需质疑。经常越级的下属对于直属领导来说,是潜在威胁。对于此种类型的员工采取的手段一般都是强打压甚至是踢下车。一是为了巩固位置,二是预防背刺。 2. 上级领导 也许有些朋友不知道,越级汇报属于给上级领导被动加活。 比如上级单位下派任务,秘书会在oa上按照等级和分类将工作转发给各位分管副总或者一把手。然后各位分管副总将工作落实后定时跟一把手汇报进度。但是要是越过分管副总直接对接一把手,领导有可能连这项工作是啥都不清楚。本来人家的角色是听结果的,但现在被你这么一整,还得给出意见甚至是拿主意。 其次,责任划分。比如事情办砸了,涉及到追责,责任从上到下分解,本来是一把手分管副总部室领导执行者这几层分解,现在若是把分管副总越过去直接对接一把手,那么空出来的这部分责任就得由一把手亲自担。你说这事换成你,你能乐意嘛? 讲个发生在答主身边的真实小故事:去年我们部室新进来一位大哥,基层调上来的,40刚出头,见面后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我就觉得这个人充斥着满满的欲望。果不其然,在以后的工作中,他总把自己摆在部门第二负责人的位置上。他一开始只越级到常务副,后来看我总去一把手办公室送文件,他也学了起来。有一次一把手带着我和办公室主任去外地出差,车上他就问主任:你们屋的XX平时不找你汇报工作么?好么,现在直接跟我对接,问我什么时候有空有个事要和我商量商量,我还得特意留出时间接待他。 我们主任听完后,脸都气红了。后来没过多久小鞋就安排上了,紧接着就把他重新打回基层。由此可见,越级汇报得罪的可是双面,里外不讨好。 所以,职场新人,前期一切按照规矩和规则来,才最保险,要不聪明反被聪明误!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北海皆非)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