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预防接种推进团21日表示,预防接种受害调查​组本月16日和18日召开会议,认定确诊为“血栓并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韩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预防接种推进团21日表示,预防接种受害调查​组本月16日和18日召开会议,认定确诊为“血栓并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的1例不良反应病例的死因与接种疫苗确有因果关系。 这是自韩国政府于2月26日开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以来,首次认定死亡病例的死因与接种疫苗有关。该病例为30多岁的男子,上月27日施打爽约所剩的阿斯利康疫苗,9天后因出现严重头痛和呕吐等症状就医。但症状不见好转反而恶化,该病例于8日再次转到上级医院就医,最终被确诊为血栓并血小板低下症候群,后于16日死亡。 由于阿斯利康疫苗与血栓案例之间可能存在关联,韩国从4月12日起将可以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的人群范围限制在30岁以上​。 (韩联社)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自然》杂志网站7日刊登的一项报告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疫苗诱发免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VITT)患者的血清后

《自然》杂志网站7日刊登的一项报告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疫苗诱发免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VITT)患者的血清后,发现一些人接种腺病毒载体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出现这种罕见症状的机制,这有助于找到预防这种症状并提升疫苗安全性的方法。 VITT是在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后出现的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会导致血小板计数下降(血小板减少症)及出现血栓。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和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疫苗以及美国强生公司旗下杨森制药公司研发的疫苗等都属于腺病毒载体疫苗。 据报告介绍,VITT有点类似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HIT),之前的研究显示VITT和HIT都与针对血小板因子4(PF4)产生的抗体有关。但研究人员一直以来还不清楚这些抗体导致VITT的具体机制。 团队分析了5名平均年龄44岁的VITT患者的血清,这5名患者都接种过1剂阿斯利康疫苗。结果显示,从这些患者血清中获得的抗体与PF4结合的位点和HIT患者相同;将其与10名HIT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比较后,研究人员发现来自VITT患者的抗体与PF4的结合反应更强烈。 团队认为,来自VITT患者血清中的抗体与PF4结合后会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复合物随后通过血小板表面的FcγRIIa受体激活血小板,这可能会引起凝血,导致血小板减少症和血栓形成。但团队也指出,这可能不是导致VITT患者出现血栓形成的唯一因素,其他血清因子可能也参与了血小板活化。 报告作者之一、麦克马斯特大学研究人员约翰·凯尔顿在一份声明中说,下一步研究人员将开发能快速诊断和精确检测VITT的技术。 《自然》此次刊发的是该研究报告未经编辑的早期版本,最终版本将在进一步编辑和审校工作完成后刊发。 (新华社)

封面图片

4月30日,阿斯利康疫苗公司向英国高等法院提交了一份法律文件,首次公开承认其新冠疫苗在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4月30日,阿斯利康疫苗公司向英国高等法院提交了一份法律文件,首次公开承认其新冠疫苗在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TTS),这是一种可能致命的血栓症状。 根据英国药品监管机构的统计,在接种的5000万剂次中,至少有81人死于与疫苗相关的血栓并发症。 这份法律文件的提交,是对公众对疫苗副作用担忧的回应,尽管此前已有多起关于疫苗副作用的报道。 在疫情期间,阿斯利康疫苗是大多数在柬埔寨欧美居民选择接种的疫苗。 订阅东南亚:TG综合频道↓ 简单网:@occtv7 缅甸新闻:@occtv1 泰国新闻:@occtv2 缅北新闻:@occtv3 迪拜新闻:@occtv4 金边日记:@jinbian818 西港日记:@xigang8I8 东南亚吃瓜:@occtv5 东南亚交流:@occtv6 柬埔寨新闻:@jpzxw 缅北悬赏令:@jinbian1 东南亚新闻:@xigang1 东南亚曝光:@jinbian8 东南亚悬赏:@baoguang1 金边西港查车:@occtv8 金边西港外送:@occtv9 交流聊天:@occtv8 投稿爆料:@jpz8I8

封面图片

鉴于围绕阿斯利康疫苗与形成血栓之间的争议持续不断,韩国政府决定暂时推迟原定于8日起开展的全国特殊学校和幼小初高校工作人员的疫苗接

鉴于围绕阿斯利康疫苗与形成血栓之间的争议持续不断,韩国政府决定暂时推迟原定于8日起开展的全国特殊学校和幼小初高校工作人员的疫苗接种工作,并暂停对60岁以下人群接种该疫苗。 韩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预防接种推进团7日召开疫苗专家咨询会议,对接种计划进行上述调整。推进团表示,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将在当地时间6至9日召开的会议上对阿斯利康疫苗与罕见血栓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评估,政府将根据其结果再决定是否重启相关接种工作。 欧洲药品管理局上月发布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阿斯利康疫苗与血栓没有关联,但不排除其与极少数多血管血栓(DIC)和脑静脉窦血栓(CVST)血栓病例有关。据悉,这类病例大多数是55岁以下的妇女。 (韩联社)

封面图片

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14日发表声明说,没有证据显示该公司与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会导致血栓等症状的风险升高。据介绍,

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14日发表声明说,没有证据显示该公司与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会导致血栓等症状的风险升高。据介绍,研究人员分析了在欧盟和英国接种这款疫苗的超过1700万人的安全数据,无论是按年龄段、性别或国家等分组来看,都没有证据表明,肺动脉栓塞、深静脉栓塞或者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上升。该公司以及欧洲的卫生机构正对这款疫苗的质量进行额外检测,至今没有发现值得关注的问题。 爱尔兰卫生部14日说,该国疫苗接种中心已于当日暂停使用阿斯利康疫苗。当天上午,爱尔兰卫生部副首席医疗官罗南·格林在一份声明中说,爱尔兰国家免疫顾问委员会13日晚收到一份来自挪威药品管理局的报告,其中说又发现4名挪威成年人在接种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后出现严重血栓。虽然疫苗与血栓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定论,但为预防起见,爱尔兰国家免疫顾问委员会建议卫生部从14日上午起暂停接种阿斯利康疫苗。卫生部随后证实已采纳了该建议。 此前,保加利亚、丹麦、挪威、意大利、罗马尼亚等欧洲多国宣布暂停使用相关疫苗。但英国表示继续推进接种阿斯利康疫苗。英国当局会对这一情况进行持续评估。 (新华社)

封面图片

美国疾控中心(CDC)以及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周二发布联合声明,建议暂停接种强生单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调查有关潜在血栓的

美国疾控中心(CDC)以及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周二发布联合声明,建议暂停接种强生单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调查有关潜在血栓的报告。声明称,他们正在调查接种疫苗后几天内出现血栓症状并伴有血小板减少的6名女性。包括大规模疫苗接种地点在内的美国联邦分销渠道将暂停使用强生疫苗,预计各州和其他供应商也将效仿。疾控中心的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将于周三开会讨论这些病例,FDA也已启动了对这些病例的调查。 (美联社)

封面图片

《科学进展》12月1日发表文章,证实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产生血栓不良反应的可能机理。文章通过模拟计算,证实血小板因子4(PF4

《科学进展》12月1日发表文章,证实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产生血栓不良反应的可能机理。文章通过模拟计算,证实血小板因子4(PF4)与AstraZeneca疫苗所用ChAdOx1病毒载体的静电相互作用能形成稳定复合物。 AstraZeneca方面也有人员参与研究。发言人表示研究结果尚未是确定性的,但提供了有意思的见解,正探索利用这些发现努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发言人重申,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本身导致血栓的概率远高于接种疫苗。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今年4月曾报道及发表有关机理研究。 (BBC)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