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立法|家中存《苹果日报》会否犯法 汤家骅:视乎犯罪意图

23条立法|家中存《苹果日报》会否犯法 汤家骅:视乎犯罪意图 有议员关注市民在家中存放《苹果日报》,在《基本法》23条立法后,会否构成管有煽动刊物罪行。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表示,行为本身不是犯法,要视乎犯罪意图,例如市民把报纸放在床下底留纪念,闲来自己阅读,并无犯罪意图。不过若久不久拿出来给人看,利用刊物达到涉及国家安全的违法目的,则可能有问题,他认为掉了刊物是最安全。至于前支联会昔日在六四烛光会派发纪念品是否有问题,汤家骅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说,道理也是一样,市民放民主女神在家中自己留念,完全无问题。但如果拿著周围去讲打倒政权,则可能有问题,视乎行为目的是否损害国家安全。他认为最简单做法是弃置或收在床下底,就不会瓜田李下。对于有议员亦关注,神职人员及社工基于保密原则,可否就「隐匿叛国」有豁免,汤家骅表示,法律上不承认神职人员及社工有豁免,个别人士要判断,守法重要还是工作的要求重要。他强调国家安全比任何事重要,叛国罪最高刑罚是终身监禁,全世界也一样,比杀人放火打劫严重,因此要好严肃处理。 2024-03-11 09:45:1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汤家骅称若神职人员及社工知悉有叛国犯罪有责任举报

23条立法|汤家骅称若神职人员及社工知悉有叛国犯罪有责任举报 对于市民日后在家中存放《苹果日报》或前支联会物品,会否违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表示,行为本身不犯法,要视乎有无犯罪意图,他认为最简单是将有关报纸或物品弃置或收在床下底,就不会瓜田李下。汤家骅又提到,法律上没有给予神职人员及社工豁免权,若他们知悉有叛国犯罪行为,亦有责任举报。 2024-03-11 12:14:40

封面图片

港行会成员:在家存放《苹果日报》是否违法要看意图

港行会成员:在家存放《苹果日报》是否违法要看意图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认为,《基本法》第23条立法后,市民在家存放《苹果日报》是否违法,将取决于此举的意图。 综合香港01和《星岛日报》报道,立法会《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法案委员会正全速逐项审议各项条文,星期一(3月11日)早上主要处理警方向法院申请延长羁留期聆讯的相关条文。 也是资深大律师的汤家骅,早上就委员关注市民在家中存放《苹果日报》,在立法后是否会构成管有煽动刊物罪行做出回应时说,此举本身不是犯法,但要看犯罪意图。 汤家骅举例称,如果市民把报纸放在床下底留纪念,闲来自己阅读,并无犯罪意图。不过,不时拿出来给人看,利用刊物达到涉及国家安全的违法目的,则可能有问题。他认为,丢弃相关刊物是最安全的做法。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早前针对关于在家存放《苹果日报》的问题时说,持有刊物需要有合理辩解。 特区政府全速就《基本法》第23条进行立法,上星期五(8日)将《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刊宪。之后,立法会在星期五上午迅速通过一读和二读,相关法案委员会下午也紧跟着开会审议条例。 2024年3月11日 11:09 AM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资深大律师汤家骅指,《愿荣光》禁制令批出后,下载歌曲会否违法要视乎有没有犯罪意图,建议市民不要下载及分享这

#港闻 【Now新闻台】资深大律师汤家骅指,《愿荣光》禁制令批出后,下载歌曲会否违法要视乎有没有犯罪意图,建议市民不要下载及分享这首歌。 汤家骅:「就算下载这首歌,也不可以在社交平台分享,或者广传给朋友听,又或者在公众地方播放,这些行为容易招惹具有犯罪意图的嫌疑。他都有责任遵守香港法律、遵守法庭法令,希望所有网上提供者,当他们知悉今次上诉庭所发出的禁制令详情后,应该尊重法庭判决,应该下架。」

封面图片

港六人涉煽动意图罪被捕 汤家骅:入罪门槛高

港六人涉煽动意图罪被捕 汤家骅:入罪门槛高 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首次引用《基本法》23条逮捕六人,指他们利用某个将至的“敏感日子”,涉嫌在社交平台专页持续发布具煽动意图的帖文。香港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说,涉案人员要在无合理疑点下,有产生憎恨的客观效果和煽动的主观意图才能入罪,并强调有关门槛相当高。 综合《星岛日报》和香港商业电台网报道,汤家骅指出,虽然不少人围绕涉案的社交平台专页讨论,但认为如果帖文内容只是回顾过去,没有煽动意图,就不能构成犯罪;不过,他不排除仍有罪证未被披露,因此不宜过多揣测。 汤家骅进一步说,涉案人员过往的言论,虽然未必是罪证,但可以影响法官判断是否有犯罪意图。 至于在帖文留言会否有机会犯法,汤家骅表示,法例清晰列明必须令香港市民对特区政府或对中央政府产生憎恨,同时会视乎留言者是否有壮大声势意图和效果。他说,如果只是“八卦讲两句”,未必有大问题。 汤家骅还说,2019年后有非常一小撮的人不断寻找灰色地带,以遮遮掩掩的理由,做一些“中间落墨”的事,令人产生错觉,以为需要恐惧。他呼吁外界不应受到他们的行为影响,并强调一般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人,根本无须考虑相关问题。 据《明报》与网媒“香港01”报道,香港警务处国安处星期二(5月28日)在全港多区拘捕了五女一男,被捕人士年龄介于37岁至65岁,包括正在还押中的香港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 警方指,被捕人士涉嫌违反《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即俗称的基本法23条)下第24条 “煽动意图的相关罪行”,其中,一名正在还押中的女子透过另外五人,从今年4月开始以匿名方式在一社交平台专页,利用“某个将至的敏感日子”,持续发布具煽动意图的帖文,意图煽动网民在较后期间组织或参与非法活动。 涉案的脸书社交平台专页为“小彤群抽会”,这一专页与邹幸彤有关。 2024年5月29日 12:33 PM

封面图片

港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谈23条立法:若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可更安心

港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谈23条立法:若公众利益作为答辩理由可更安心 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正进行公众咨询,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星期六(2月3日)重申,不认为有任何公众利益凌驾国家安全,但若将公众利益加入窃取国家机密罪的答辩理由可令市民安心,当局可考虑相关建议。 根据星岛日报报道,汤家骅在一档电台节目中就《基本法》23条立法的咨询工作作出如上表述。他说,可考虑公众利益加入窃取国家机密罪的答辩理由,但条文必须写清楚以供法庭衡量,客观考虑整体社会利益,不能让市民有错觉,以自己准则来判断属公众利益便挑战国家安全。 汤家骅补充说,涉及市民健康、性命等属公众利益,但涉经济策略则不属于。 被问及媒体干犯相关罪行的可能性,汤家骅认为可能性不大,媒体在披露政府资料前,应先进行查册确定披露资料是否超越权限,如媒体报道高官透露的政策内容,无犯罪意图,不属违法。 至于23条立法咨询一个月,汤家骅认为时间虽逼切,但绝非“走过场”,香港目前面对国家安全风险,早一日完成立法对安定社会有帮助。他认为,学者若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内里的对与错、平衡,相信能在咨询期内提出中肯及有建设性意见。 2024年2月3日 9:04 PM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政府律师称管有煽动刊物要视乎是否符合免责辩护

23条立法|政府律师称管有煽动刊物要视乎是否符合免责辩护 立法会《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委员会继续开会,逐条审议条文内容。选委界管浩鸣关注市民若在家中管有煽动刊物的情况,举例指若家中存放《苹果日报》会否违法。署理首席政府律师梁文丰回应指,有关刊物涉及正在进行的司法程序,但一般而言,管有煽动刊物要视乎是否符合免责辩护。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一般而言,当法例通过后市民仍然管有煽动刊物就属违法,指相关刊物何时印制并不重要,但提到若有关刊物已放置在家中很久,市民已忘却自己管有有关刊物,目的并非煽动,可以成为合理辩解。经民联员林健锋关注「煽动意图」的条文下,若有人表达反对政府的意见,包括强烈批评政府表现、要求修订法例、告发政府部门等,会否触犯法例。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回应指,要斩钉截铁表明条例绝对不阻碍任何人表达对政府政策的反对意见,即使反对意见有多激烈亦没有问题。他表示,香港需要有不同声音,条例针对提出意见的动机,举例指若动机为大家好,欢迎任何人提出与政府不同的意见,但若有关目的是挑动他人仇恨、破坏政府、国家等,就另作别论。 2024-03-09 16:52:26 (3)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