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条立法|有议员关注羁留期 邓炳强称要平衡调查及人权保障

23条立法|有议员关注羁留期 邓炳强称要平衡调查及人权保障 立法会相关法案委员会连续第4日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草案提出,警方可向法庭申请,延长危害国安罪行的被捕人羁留期至最多14日,有议员认为,为确保有足够时间调查,当局应为羁留期保留灵活性。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说,政府要平衡警方的调查及人权保障。另外,警方可向法庭申请禁止被捕人在羁留期间咨询个别律师,以及相关人士48小时内不可咨询任何律师。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说,条文是希望限制藉咨询律师为名通风报信。 2024-03-11 18:18:21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林定国指法院角色确保延长羁留期非执法机关独行独断

23条立法|林定国指法院角色确保延长羁留期非执法机关独行独断 立法会相关法案委员会连续第4日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草案提出,警方可向法庭申请延长被捕人羁留期至最多14日,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说,本港加入法院的角色,可确保延长羁留期,不是由执法机关独行独断。有议员认为,当局应为羁留期保留灵活性。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说,政府要平衡警方的调查及保障人权。 2024-03-11 12:26:38 (1)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草案》提出警方可申请延长国安案被捕人士羁留期

23条立法|《草案》提出警方可申请延长国安案被捕人士羁留期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提出,为调查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警方可以申请延长被捕人士羁留期,最多14天,即合共可最多羁留16天。另外,《草案》提出,如果警方认为被捕人咨询律师,将危害国安或导致他人身体受伤等,可向裁判官申请,限制被捕人咨询个别律师或相关律师行的任何律师,但可咨询其他律师。 2024-03-08 18:27:57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警方可向法院申请延长涉国安被捕人士羁留期14日

23条立法|警方可向法院申请延长涉国安被捕人士羁留期14日 特区政府就《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刊宪。草案提出,警方可对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而被捕人士,向法院申请延长羁留期。被捕人首阶段羁留期为48小时,当局可于首次申请延长羁留期不超过7日,总羁留期则不得超过首阶段羁留期届满后起计的14日,即合共16日。警方亦对相关罪行被捕并获准保释人士,向法院申请施加行动限制,裁判官的命令包括限制获保释人士在指明时间内居住或留在指明地方、向警方申报同住人士身分资料,亦可限制获保释人士不得以任何方式与指明人士联系。草案订明,行动限制令有效期3个月,有需要时可申请延长,每段延长期为1个月。草案亦提到,警方可向法庭申请,对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而被捕或受查人士,限制其咨询个别律师。 2024-03-08 10:45:58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林定国:确保延长被捕人羁留期不是执法机关独行独断

23条立法|林定国:确保延长被捕人羁留期不是执法机关独行独断 立法会相关法案委员会连续第4日审议《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草案提到,针对危害国安罪行的被捕人,警方可在现有48小时羁留期的基础上,向法院提出申请最多14日,即最多羁留16日。有议员关注法庭在处理延长羁留的申请时,是否有考虑香港人权法案;亦有议员关注,警方不必给予被捕人有关申请延长羁留的相关资料。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回应时说参考其他司法管辖区,并非全部都有法庭角色在其中,本港加入法院的角色,可确保延长羁留期不是由执法机关独行独断,而是交由法庭决定,法官会检视所有相关资料,包括警方提供的资料,并在尊重被捕人权利下作出决定。林定国又说,即使被捕人未必有机会检视所有警方需要保密的资料,但可寻求律师协助,律师可代为向法庭陈述反对延长羁留的理据,因此条文是平衡所有元素。对于条文会否让被捕人有机会滥用或借机拖延时间等,林定国说,如果拖延只会令被捕人进一步加长羁留期,他不相信在常理下被捕人会希望自己继续被羁留。高级助理法律政策专员乐逢源指出,警方在拘捕被捕人后,要提出延长羁留期,必须要向法庭清楚解释理据,亦要尽快将被捕人带到裁判官席前,法庭会检视是否符合条件,不会令被捕人受到任意拘留。另外,A4联盟的议员杨永杰认为现时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愈来愈复杂,应为羁留期保留弹性,认为不必为羁留期设立总时限。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回应说,考虑香港实际情况,包括警方过去调查涉及国安的案件,再参考外国经验,加上要保障被捕人权利,认为延长14日羁留期是平衡各方面后最理想的时限。 2024-03-11 10:32:21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邓炳强: 透过「行动限制令」可对踢保人士施加限制

23条立法|邓炳强: 透过「行动限制令」可对踢保人士施加限制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提出为违反国安罪行的保释人士施加限制,警方可向法庭提出申请「行动限制令」,包括限制保释者在指明地方居住、联络指明人士等。当局说,有关条文可针对「踢保者」。在相关法案委员会会议,经民联的林健锋说,过往不少违反国安罪行人士申请保释后潜逃,很多人反映应为条文「加辣」。A4联盟的杨永杰建议,当局可考虑为保释人施加电子设备,例如电子脚镣以作监控。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回应说考虑到香港人权状况,现阶段未考虑施加电子脚镣等。他又指出,透过「行动限制令」,可对踢保人士施加限制。如有违反可被拘捕及判监一年,相信某程度可堵塞以往面对的风险,而且整体条文属「组合拳」,包括有措施针对潜逃者。工联会吴秋北认为如要有效执行「行动限制令」,同时要没收保释人士旅游证件。邓炳强说,现时《香港国安法》已有条文可扣起旅游证件,同样适用于23条立法。 2024-03-11 13:06:53

封面图片

23条立法|邓炳强称行动限制令可堵风险 现阶段未考虑电子脚镣

23条立法|邓炳强称行动限制令可堵风险 现阶段未考虑电子脚镣 《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提出,警方可以向法庭申请,对怀疑违反国安罪行的保释人士施加「行动限制令」。当局说,有关条文可针对「踢保者」。有立法会议员关注,当局会否考虑使用电子脚镣等监控保释人士。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说,考虑到人权状况,现阶段未考虑施加电子脚镣等,相信「行动限制令」可堵塞过去面对的风险。另外,多名议员不满草案对「潜逃者」的定义要符合多项条件,包括法庭向被捕人发出的手令超过6个月等。邓炳强指,是希望给予时间让潜逃人士自动投案。 2024-03-11 18:27:42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