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校前女教师司法覆核革职决定 指当局干预私人帐户帖文言论自由

官校前女教师司法覆核革职决定 指当局干预私人帐户帖文言论自由 赛马会官立中学前女教师被指在2019年反修例风波期间,在社交网页私人帐户多次发表不当言论,遭纪律研讯会裁定行为不当,公务员事务局去年7月将她革职。她去年入禀申请司法覆核,指出局长错误裁定其行为不当,革职决定过分干预其言论自由,要求推翻革职决定。申请人一方在高等法院陈词指,涉案帖文远远未达仇恨言论或煽动暴力言论门槛,局方诠释无法成立,革职惩罚更不相称。申请人谭玉芬的代表律师引用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名言「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会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指出申请人在无关教育工作的私人帐户发表个人想法,帖文不公开,帐户也没有加入任何学生为朋友,与KOL意见领袖情况不同,申请人所表达之想法关乎公益,若此属行为不当而革职,恐怕会造成寒蝉效应。申请方认为,言论自由非常重要,可让人民释放民愤,以免转化成暴力,言论自由亦属基本人权需要保障,只可在有必要时设限,而且限制不应超出必要范围,政府有责任证明设限之必要,然而纪律研讯会在申请人提出司法覆核后,向法庭存档誓词时才披露革职理据。申请人的帖文旨在嘲讽及宣泄,仇恨言论或煽动暴力言论门槛高,涉案帖文远远未达门槛,纪律研讯会的诠释无法成立,过分干预言论自由。 2024-04-11 18:41:03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法庭报导1⃣官校教师被指反修例期间FB发不当言论 遭革职及剥夺退休福利 申司法覆核胜诉

#法庭报导 1⃣官校教师被指反修例期间FB发不当言论 遭革职及剥夺退休福利 申司法覆核胜诉 一名于赛马会官立中学任教的五旬女教师,于2019年反修例期间在个人 Facebook 发布「黑警」等言论并遭公开,她被局方指「不符教师形象」及「令政府声誉受损」,接受纪律聆讯后被裁定「专业不当」,遭革职及剥夺退休福利。女教师向高院申请司法覆核,要求推翻决定。高院法官高浩文裁定女教师胜诉,并撤销革职及剥夺退休福利的决定。法官指,申请人过往任职25年无不当行为,但却因事件失去一直累积的福利;而且申请人在这年纪很难找到新工作。法官认为,强制退休也是合适的处罚,而革职及剥夺退休福利的决定是过于严厉。 法官另指,处理本案申请人的方式,与早前牵涉税务局副局长的案件之间,存在极大差异。在该案中一名极高级的公务员,因对政府的不诚实罪行被定罪判监,但其纪律聆讯待遇却较宽松。 2⃣【苹果案】辩方指黎智英对「支爆」字眼并不熟悉 又质疑陈梓华捏造证供 3⃣【苹果案】陈梓华承认为了使李宇轩脱罪、与重光团队撇清关系 而向警察说谎 4⃣串谋杀警案 「屠龙」领导者黄振强将以「污点证人」身份作供 5⃣「陈伯」登狮子山展鲁迅字句 被控没许可下展示条幅 押后至6.21再讯

封面图片

有巿民要求司法覆核电话卡实名制 法院拒绝批出司法覆核许可

有巿民要求司法覆核电话卡实名制 法院拒绝批出司法覆核许可 政府2022年3月实施电话智能卡实名登记制度,有巿民早前入禀提出司法覆核,申请法援被拒后亲自陈词申请司法覆核,高等法院今早拒绝批出司法覆核许可。案件答辩人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通讯事务管理局及保安局。聆讯上月举行单方面聆讯,申请人申请法援被拒,在没有律师代表下,亲自向法官陈词。他认为,实名制会令巿民不能透过匿名身分向执法部门提供资料、举报或寻求协助,如果为了减少罪案,将所有巿民都囚禁就可以达到,但这样对巿民不公平。法官在判词表示,申请人未能提出任何合理可议的公法理据,其观点或能代表部分市民,也肯定曾在立法咨询过程中提出,然而申请人也同意即使实名制未必能预防罪案,但也至少能协助侦查,略起阻吓作用,此亦非不合逻辑。判词指出,实名制下无法匿名举报,或会使人却步,不敢报案或求助,但弊端须与实名制下益处相平衡,这是行政立法机关之职责,法庭无合理基础去干预,修订条例亦不构成合理可议司法覆核基础。判词再指正反两面意见应在咨询过程中讨论权衡,而非视司法覆核聆讯为论坛之用,而申请人在条例生效近年后才提出司法覆核,存在延误。 2024-03-15 17:07:38 (1)

封面图片

女教师推翻遭褫夺退休福利惩罚 政府不服申请上诉

女教师推翻遭褫夺退休福利惩罚 政府不服申请上诉 任教了27年的赛马会官立中学前女教师2019年反修例风波期间,在社交网页私人帐户多次发表相关言论,上诉推翻遭公务员事务局褫夺所有退休福利的惩罚,局方不服裁决,申请上诉。女教师早前遭纪律研讯委员会裁定行为失当,去年7月被革职,褫夺所有退休福利,女教师去年入禀申请司法覆核,指革职决定过份干预其言论自由,要求推翻决定,法官高浩文今年4月底判女教师胜诉。法庭早前认为,褫夺所有退休福利将会除去了女教师长时间累积下来的大量权益,她几不可能再觅得教席,如今社会环境也再不需要强烈阻吓相关行为,法庭认为相对而言,革职并保留退休福利惩处更为恰当。 2024-06-13 18:58:56

封面图片

“外交政策”谈全球言论自由问题

“外交政策”谈全球言论自由问题 非政府组织 "自由言论未来" 负责人雅各布·姆昌伽马在《外交政策》撰文指出,全球限制言论自由的趋势并未绕过发达“民主国家”: 「……与此同时,在冲突的背景下,抗议的权利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法国和德国都在广泛禁止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和引用’仇恨言论’。在许多民主国家,反仇恨和法案的内容。 在英国,一名妇女因手持讽刺英国首相和国务大臣为椰子的海报而遭到警察的盘问。稍早之前,一名黑人自由派市议员因使用相关词语(coconut)而被定罪,并被指控犯有‘种族主义罪’。 在爱尔兰,一项关于口头仇恨言论的新法案将起诉 "任何可能因种族或性别而煽动对他人或群体的暴力或仇恨的材料…… " 定为刑事犯罪。......这种对法律的广义解释和适用可能会将下载到个人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的网络meme或gif图像定为刑事犯罪。 在丹麦,自1946年以来就没有实施过的关于 “冒犯信徒感情” 的法律也即将重新生效。该法的主要目的是取缔对宗教经文的 “不当处理”。 创作自由也不能免于被起诉,韩国国会秘书处取消了在议会大厦举办的一次展览,原因是该展览中对该国总统的描绘’有失公允’。 …… 根据"自由言论未来"的报告,民主国家中这些严重侵犯言论自由的行为并非新鲜事或孤立事件。它们已成为影响民主国家的全球言论自由攻击趋势的一部分。」 如果您错过了《言论自由究竟应该是什么?:12个最常见的错误断言》 #freedomofspeech

封面图片

被指反修例时FB发「不当言论」遭革职 官校女教师申司法覆核 批决定侵犯言论自由

封面图片

记协就运输署修改车牌查册规定入禀申请司法覆核

记协就运输署修改车牌查册规定入禀申请司法覆核 香港记者协会入禀高等法院,就运输署修改车牌查册安排申请司法覆核。申请人为记协,建议答辩人为运输署长,入禀状指运输署在今年1月修改查车牌规定,传媒查册须书面向运输署长申请,陈述查册目的及解释如何符合公众利益等。记协指截至3月底,没有传媒申请查册成功,署方亦要求记者回答大量问题,与蔡玉玲案的判决有冲突。入禀状表示,传媒在新查册安排下,要先说明涉及「重大公众利益」,并呈交书面陈述,署方审批不设时间表。截至今年3 月底没有一间传媒申请查册成功或者完成审批,记协质疑程序缓慢,属不当拖延。 2024-04-05 23:53:29 (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