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几乎所有上会的投资项目方案,开篇都是我国在某方面有巨大差距,国产替代的空间大。每次看到都五味杂陈。 - 在显示应用材料领域,球形石英粉、高纯石英砂对日本、美国严重依赖严重。 - 在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谐波减速器市场,日本哈默纳科产品性能方面具备绝对领先性,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库卡、安川至今仍尚未找到可替代哈默纳科的供应商。 - 被誉为工业控制领域计算机的PLC行业,过去二三十年国外企业占据我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市场主导地位,中国本土品牌目前仅在小型PLC低端市场应用,大中型PLC高端市场依旧呈现被外资高度垄断的局面,2021年中国PLC中外资厂商占据90%的市场份额。 - 中国从美国和法国引进核电技术后,国产化率95%以上,但安全阀等极小的关键零件,也不贵,但就是无法自主生产。 - 航空发动机,永远的痛。直升机发动机研发过程中,材料不达标,在空中8分钟以后就坚持不住了。 - 国内模拟芯片市场仍由国际巨头公司所垄断,海外厂商占据了约80%的市场规模,领先者包括TI、ADI、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国际龙头。 - 国内汽车芯片自主供给率不足5%,在汽车动力、车身等关键芯片领域短板明显,制造产能严重短缺,工艺技术亟需突破。 - 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主要头部企业包括德国巴斯夫、美国亚什兰化学、Arch 化学,日本关东化学、三菱化学、京都化工、住友化学等,这些老牌化工企业拥有极强的技术优势,产品等级大多可达到SEMI G4及以上级别,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80%以上。 - 工业特种气体领域,已形成国外的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少数几家气体生产企业占据了全球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与国外气体公司相比,大部分国内气体公司的供应产品较为单一,纯度级别不高,尤其在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等高端领域,相关特种气体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统计,目前集成电路生产用的特种气体中,我国仅能生产约20%的品种,其余均依赖进口。 - 工业设计软软EDA是工业的基础设施,全球EDA行业目前形成寡头垄断格局,2020年CR3合计占有率高达68.1%。新思科技、铿腾电子等多家国外巨头占据了我国85%左右的份额, 行研的同事们很辛苦,每个行业之所以落后都能分析出相当多的具体原因。 但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别人擅长创新,我们擅长跟随。 产业上,表现为模仿,擅长推崇模式创新。 投资上,表现为风口。互联网、环保、医疗、消费、硬科技、新能源,一波一波的资金轮动可以富第一批人,但资金的长度、心态、价值取向,内卷之后的高估值,依然不足够支持实体产业健康发展。 任何一个细分行业的突破,都常常有赖于整个产业链上的全面突破,一般情况下不是一家突破可以突破的。比如,半导体供应链就是全球最复杂的供应链之一,需要数百台设备和数千种单独的组件、材料和化学品来生产芯片。 而全产业链的突破,根本上还是有赖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思想观念的全面突破。 因此,再深一层的原因是:千百年来,我们的文化中鼓励正统和标准,而西方的文化中鼓励创新和多元,而社会底层的文化中对持续的颠覆性创新的鼓励极为重要。 从教育中要不要给学生设置标准答案开始,我们的环境就有所不同。要不要鼓励颠覆性的创新、要不要鼓励开放发散、包容多元的文化,才是真正竞争力的底层逻辑。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