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几乎所有上会的投资项目方案,开篇都是我国在某方面有巨大差距,国产替代的空间大。每次看到都五味杂陈。 - 在显示应用材料领域,球形石英粉、高纯石英砂对日本、美国严重依赖严重。 - 在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谐波减速器市场,日本哈默纳科产品性能方面具备绝对领先性,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库卡、安川至今仍尚未找到可替代哈默纳科的供应商。 - 被誉为工业控制领域计算机的PLC行业,过去二三十年国外企业占据我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市场主导地位,中国本土品牌目前仅在小型PLC低端市场应用,大中型PLC高端市场依旧呈现被外资高度垄断的局面,2021年中国PLC中外资厂商占据90%的市场份额。 - 中国从美国和法国引进核电技术后,国产化率95%以上,但安全阀等极小的关键零件,也不贵,但就是无法自主生产。 - 航空发动机,永远的痛。直升机发动机研发过程中,材料不达标,在空中8分钟以后就坚持不住了。 - 国内模拟芯片市场仍由国际巨头公司所垄断,海外厂商占据了约80%的市场规模,领先者包括TI、ADI、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国际龙头。 - 国内汽车芯片自主供给率不足5%,在汽车动力、车身等关键芯片领域短板明显,制造产能严重短缺,工艺技术亟需突破。 - 湿电子化学品行业主要头部企业包括德国巴斯夫、美国亚什兰化学、Arch 化学,日本关东化学、三菱化学、京都化工、住友化学等,这些老牌化工企业拥有极强的技术优势,产品等级大多可达到SEMI G4及以上级别,全球市场份额达到 80%以上。 - 工业特种气体领域,已形成国外的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少数几家气体生产企业占据了全球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与国外气体公司相比,大部分国内气体公司的供应产品较为单一,纯度级别不高,尤其在液晶面板、LED、光纤通信、光伏等高端领域,相关特种气体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根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统计,目前集成电路生产用的特种气体中,我国仅能生产约20%的品种,其余均依赖进口。 - 工业设计软软EDA是工业的基础设施,全球EDA行业目前形成寡头垄断格局,2020年CR3合计占有率高达68.1%。新思科技、铿腾电子等多家国外巨头占据了我国85%左右的份额, 行研的同事们很辛苦,每个行业之所以落后都能分析出相当多的具体原因。 但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别人擅长创新,我们擅长跟随。 产业上,表现为模仿,擅长推崇模式创新。 投资上,表现为风口。互联网、环保、医疗、消费、硬科技、新能源,一波一波的资金轮动可以富第一批人,但资金的长度、心态、价值取向,内卷之后的高估值,依然不足够支持实体产业健康发展。 任何一个细分行业的突破,都常常有赖于整个产业链上的全面突破,一般情况下不是一家突破可以突破的。比如,半导体供应链就是全球最复杂的供应链之一,需要数百台设备和数千种单独的组件、材料和化学品来生产芯片。 而全产业链的突破,根本上还是有赖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思想观念的全面突破。 因此,再深一层的原因是:千百年来,我们的文化中鼓励正统和标准,而西方的文化中鼓励创新和多元,而社会底层的文化中对持续的颠覆性创新的鼓励极为重要。 从教育中要不要给学生设置标准答案开始,我们的环境就有所不同。要不要鼓励颠覆性的创新、要不要鼓励开放发散、包容多元的文化,才是真正竞争力的底层逻辑。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广东百强企业之首,正威国际创始人纪实 25岁 离开国企,下海深圳的电线厂当仓库管理员,一步步靠才华,晋升 28岁,加入日立,电线行业最好公司,做销售,拿提成,积累第一桶金 29岁,开始创业,但已经对电线行业了如指掌 31岁,抓住亚洲金融危机,低价收购零部件工厂,开始整合产业链上下游 35岁,03年危机,开始收购国内铜矿,电线原材料进军 40岁,08年金融危机,开始全球收购铜厂,占据全球4%铜矿份额 51岁,收购新材料研发公司,步入材料科学赛道 54岁,俄乌冲突,全球原材料暴涨……身价千亿 总结起来 专注:一辈子跟电线,铜矿打交道 现金流:永远有足够的资金,随时出手 赌性:大周期,敢下注,不在乎行情 企图心:足够拼搏,一心做大 杠杠:专注过去30年的大市场增长,快速提高行业的全球话语权 对于现在的大环境,依旧有借鉴意义,行情好坏,对于微观层面的我们来说,依旧有机会把手里的牌,打成同花顺,耐心,专注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今天跟之前一个旺旺的经销商聊天。说旺旺之前有一个非常牛逼的竞争方式。就是有一个子品牌叫黑皮。每当旺旺的主品牌遇到竞争对手的时候。就会把黑皮放出去,用低于成本价的方式来血洗市场,市场重新洗牌之后。再让主品牌去吃掉空白市场。 旺旺在雪饼。在棒棒冰上都用了很多次这个黑皮的子品牌来打竞争对手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说个商业新知,阿姨市场里的新玩家,常山阿姨。 这个是我从蔡钰那里听来的,常山是浙江的一个县,这个县政府把自己的阿姨打造成了品牌。 在国内,好阿姨是供不应求的,我身边的朋友都在期待放开菲佣的管制,一个好的靠谱的阿姨,月入1-2万其实是没问题的。但家政市场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好慷在家等公司在干这件事,但好像也没有完全跑通。 五六年前,常山县的信任县委书记叫叶美峰发现有好多人要他介绍常山阿姨,他才发现常山保姆的口碑在外很不错。 2017年,叶美峰组织成立了「常山阿姨事业发展服务中心」,每年投入500万元来推动本县保姆行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常山阿姨」这个家政品牌。 常山县政府还到杭州去开常山阿姨的专场推介会,他们的口号写得很好,倒是很符合我们写口号的原则:「放心服务哪里找?常山阿姨就是好。」 推介会上的24位「常山阿姨」现场就被抢光了,还在培养的413名常山阿姨也都被下了订单,平均月薪达7000元。 后来几年,常山县做了几件事: 1、对「常山阿姨」进行技能培训,常山的阿姨学院来解决。 2,解决「常山阿姨」的信用问题。「常山阿姨」用常山县政府和全县的信誉来担保,常山县用认证+年检的方式来保证质量,常山妇联要根据阿姨的技能水平、从业经验、家政企业和雇主评价来做初审,审核过了还要再找人社、公安等部门来进行档案的联查,两项都通过以后去参加考试和专门体检,此后每年还要年检。并挨个建立从业档案,把阿姨的家庭、品行、健康、从业、技能五个方面的信息,都核查确认一遍,来生成一个从业二维码。 3,是解决阿姨们对「常山阿姨」的认同感。 常山县政府对阿姨有很多照顾和保障。拿到认证的阿姨,常山县还会提供补助,提供10-50万的贷款额度,免费体检、免费保险等等。 过去中国市场的地域品牌一般是工业品和农产品,比如丹东草莓,五常大米,章丘铁锅,我们青州的绿植花卉、挖沙淘金机械等等。 但常山县第一个打造了阿姨这个地域品牌,一个观察,供你参考。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为什么国外的百年老店很多? 我问过几次欧美年轻人,你们为什么不创业? 他们想了半天说,真没想过这个事情。 他们的习惯思路是:名牌毕业后,在大城市,租个房子,搞几个女朋友,找个好工作,浪漫旅游,混到 35岁生孩子,然后看情况要不要搬回老家,享受乡下无聊寂寞+中低收入的别墅生活。 混的好,就留在大城市了。 欧美人的特点是:家家户户,吃光用光,还房贷,没存款,几乎没有创业启动资金。大概说说欧美的产业结构: 1,农业,基本是祖传的,葡萄园,牛场,小麦地。一般人不会想到去当农民的。 2,工业,也不可能。工业,一般是老企业垄断了,新厂要几十个人以上了,欧美劳动法太厉害了,请了个大爷,你必须养到企业破产。大多数小企业也是祖传的,有个特色产品或者加工技艺例如风味奶酪,金属切割,首饰加工,一家子人,混混日子。自己开个汽车生产厂,至少几个亿投入,不可能的。 3,小服务业。大型服务业,都是集团连锁,欧美人没有存款,搞不起来的。百货小超市被东亚移民包了,欧美本地人搞不起来。雪茄吧,小餐馆,小咖啡店,小酒吧,修车厂,小诊所,设计室,歌舞团,小律所,旅游公司,涉及到文化和语言,本地人干的多,但这种玩意也是祖传的多,也有部分是承包性质。 风险投资,是年轻人创业的唯一途径了。 欧美人最喜欢投资了。他们在内心深处是喜欢钱的,但大环境导致他们不能直接表达,现在很多屌丝以为欧美人是食草动物,不喜欢钱。开玩笑!人家是大航海时代过来的,殖民地遍地,西欧内部打仗了几百年,都是要钱不要命的性格。但是,欧美比较理性,没有什么股民之类的小动物。他们相信,专业素养。 欧美也有很多富人,表面上看不出来。他们往往是几代人都认识的,在乡村俱乐部打牌,找到共同的兴趣点,成立私募基金,选个IP(有限合伙人)替他们管钱。 年轻人在麻省理工学了个高新技术,就开始忽悠各类投资人,投资人也有需求,一拍即和,狼狈为奸。大部分投资都是失败的,但成功一个就是百倍利润,所以,也很宽容失败。 为什么中国没有形成投资人的氛围? 1,信任度不够。中国出现有钱人,大概是十几年的时间,富人之间的信任度基本为零。 2,骗子疯子太多。很多老中青农村屌丝 985,走投无路,毫无底线,给他五十万,他什么文件都敢签名,没法玩了。 3,急功近利。中国富人往往急躁,一年大发展,三年见效益,五年要上市。哪有这种好事啊? 4,缺乏科技内通。中国的创业,基本都是复制拷贝外国某个新生意,比得是谁烧钱多。让你替我烧,还不如复制一个自己烧。 5,实体经济赚钱太难了,成功机会太小。银隆搞来几十亿财务投资,现在也是大裁员。 6,没有契约自由的法律基础。风险投资是对未来不确定的事情投资,合同条款肯定是稀奇古怪的,但这个在中国不行,任何事情都要有法律政策,否则天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7,最关键的一点,中国的风险投资,没有退出机制。几千万下去了,要么上市,要么打水漂,几乎没有中间状态。每年 ipo 指标就那么几个,各级审批,繁文缛节,你懂的。投资的成功率比双色球还低。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厂子很大,销路很少。 因为@鸠摩小虾米 那边的评论多了很多关注,诚惶诚恐竟然到了100被关注,简单说说纸巾这个行业吧。 纸巾这个行业不像其他很多生活用品,品牌效应强(例如盆子、勺子、碗筷等,我们一般在消费的时候就不太会关注品牌)大品牌在上面压着。 大品牌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业内称为四大家族,心相印、洁柔、清风、维达这四个品牌。也就对应了四家公司,分别为:恒安国际、中顺洁柔、金红叶、维达国际。 其中,金红叶未上市,恒安国际、维达国际都在港股上市,只有中顺洁柔是在大A股里面。 这四大集团从种树造浆开始,垄断了国内大部分源头材料,也就是业内说的木片、纸浆和原纸。 树木被砍伐后简单加工成干燥的木片,拉到工厂打碎蒸煮形成纸浆,纸浆加工成原纸,原纸最后在各个小厂(或者大厂自产自销)加工为成品。 小厂能做的,只有两步,从纸浆到原纸这一步,以及从原纸到成品这一步。 纸巾这个行业,为什么非常内卷,因为入门门槛低,没啥技术含量,小六位数就可以买一条线。这就导致你能做我也能做,我们品质差不多那我就卷你价格。如果不是砸巨资买来的全自动化设备,一条生产线一个班次基本上2个工人足够了。 规模再大点就需要配置厂长、车间主任等技术工,安排每天的生产计划,以及培训员工安全操作。 产业链越往后,需要投入的资金和资源越少,因为要知道无证砍伐树木用于经营生产是违法的。 生活用纸主要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纸为纯木浆制品,中档纸为一定比例的木浆、漂白蔗渣及芦苇浆混合产品,低档纸为废纸草浆混合制品。当然这三个档的成本,也是依次从高到低。 随着社会整体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低档的那些纸几乎销声匿迹了。因为这种纸品质确实差,掉屑,毛刺,基本上存在于偏远乡村的小卖部,在稍微发达些三四线城市以上的线下消费市场和线上各平台,都是中档起步的。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因为理财暴跌,周末与一位做债基很多年的基金经理聊了一下。 简单记录一下他的观点:关于理财市场、全球资产配置、要不要提前还房贷? (一家之谈,不作为投资建议,请谨慎判断) 1、理财为啥跌?要现在赎回吗? 很多理财的底层资产主要是债券。 只要债券利息上涨,理财就会下跌 假设,我们在10月份买了个理财,那个理财,也在10月配置了资产,里面的债券都是年化3%的利息。 结果,11月的新发债券,利息都是年化4%了。 相比于持有新债券,持有老债券损失了1%。 于是,就会有人让出<=1%的价格,抛售旧债券、买入新债券。 就会体现为旧债券和持有旧债券的理财价格下跌。 本质上,当下的理财下跌,反映的是新老债券的利息差。 2、现在为啥看起来那么吓人呢? 市场的恐慌,会放大波动。 更多人赎回,导致理财公司不得不抛售老债券。 于是老债券价格会跌得更厉害一点。 不过恐慌结束,我们的理财仍然对应着那些债券。 理财价格仍然会回到债券的合理价格。 本质上, 债券有两种风险: 一是债券利息上涨导致的价格波动。 二是债券大量违约导致的风险。 第二种风险才更可怕。 第一种风险,会随着时间,修复回合理价格。 3、要配置海外资产吗? 看要不要做个风险对冲。 有条件可以做,但是其实没那么必要。 哪怕最极端情况发生,我们的货币在海外购买力下降。 但是,除了苹果手机、奢侈品之外,大多数我们的服装、食物、工业品,都还是咱们自己国家生产的。 这些商品仍然会以人民币计价。 所以,人民币在90%以上商品上的购买力并不会下降。 实际也并不会让大家感觉到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本质上,货币只是数字,汇率也只是数字。 真正重要的,是数字对应的购买力。 4、原先我们都是持有现金,尽量少还房贷。现在要多还房贷吗? 此前我们有一个假设 机会无处不在。 手握现金,才能把握财富增长的新机会。 所以,看房贷的态度是:哪儿还能借到这么便宜的钱呀? 本质上,晚还房贷、少还房贷,是给自己加了个杠杆。 我们在算的一笔账是: 理财收益+投资机会潜在收益>房贷利率。 但是,未来,如果你觉得新的投资机会不多了。 那么,持有资金的收益,就是现在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 这些理财产品的收益,大概率是赶不上房贷利息的。 当你短期内没有好的投资机会时,不妨多还房贷。 留下可以应对风险、和满足已知投资机会的流动资金。 剩下的钱,不妨多还房贷。 5、最后。 他说:“人不要和大势对抗。” 形势变了,策略也要变。 顺着大势的变化行动,才能挣到钱。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