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严禁发达地区学校到薄弱地区抢挖优秀校长教师

中国教育部严禁发达地区学校到薄弱地区抢挖优秀校长教师中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晁桂明今天指出,各地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教师流动手续,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根据中新网报道,针对“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教师队伍不稳定、优质生源流失是欠发达地区县中面临的普遍问题,晁桂明在国新办今天就《“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说,教师队伍不稳定、优质生源流失问题,是近年来县中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这次“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特别关注的问题,特别部署了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的工作。晁桂明指出,去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对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作出了整体的谋划和部署,总体来讲还是要整体提升县域普通高中的发展水平、办学质量。在招生管理方面,晁桂明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各地要在落实县级招生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切实强化省级统筹责任和地市主体责任,严格普通高中招生管理,落实“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政策。除此之外,也在进一步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管理。要求各地全面建立地市级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省级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切实加强招生计划和录取过程管理,加大对违规招生行为的查处力度。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他提到,一是进一步加大县中教师的补充力度。要求各地严格落实中央关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统筹管理的相关规定,依照标准条件及时补充县中教师。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加大县中教师培养力度,也就是“优师计划”。其次是健全县中教师激励机制。要求各地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中高级教师岗位设置适当向县中倾斜,合理核定县中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同时严禁抢挖县中优秀教师,并提高县中教师队伍素质。发布:2022年1月11日1:56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江苏发文:省内发达地区不得从苏北地区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

江苏发文:省内发达地区不得从苏北地区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日前,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立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到2030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省需要,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方案在提高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任务和举措。例如,持续扩大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总量,省内发达地区不得从苏北地区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适应出生人口下降形势,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适当缩小义务教育班额,探索小班化教学;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改革成果,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加快推进专门学校建设,加强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学生的教育矫治;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推进综合高中试点,有序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澎湃新闻)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启动“强师计划” 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中国教育部启动“强师计划”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国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说,将启动“强师计划”,从五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综合澎湃新闻和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教育部今天(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日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进行介绍。根据任友群介绍,“强师计划”将着重从五方面进行改革部署。第一,强培养,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第二,重引领,完善高层次教师人才培养机制。第三,促均衡,强化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把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第四,抓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治理水平。第五,赋动能,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建设。下一步,教育部将把强师计划的落实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宣传、强化部署、加强督导督促。同时,推动地方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发挥作用,建立多部门协同的落实机制,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另外,针对中西部基础教育师资结构性短缺等问题,任友群说,优化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他们的教书育人能力水平,是推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他续称,教育部将推进“优师计划”,加强定向培养输送,同时鼓励地方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教育部也将推进“国培计划”示范,实施精准培训改革,并推动协同合作,促进整体质量提升。发布:2022年4月14日9:19P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禁止中小学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学生

中国教育部禁止中小学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学生中国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招生工作通知,规范招生秩序,禁止中小学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保障公平入学机会。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星期一(5月22日)发布的信息,教育部办公厅5月18日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今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通知》要求各地确保学位资源供需平衡,掌握行政区域内适龄少年儿童入学需求,做好学位供给保障工作,因地制宜、因校施策,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通知》强调,各地要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升学规定,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教育部也要求各地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努力增加优质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深化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改革,进一步压减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招生计划,确保到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同时,各地也要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入学,守住不让适龄儿童辍学的底线。教育部强调,各地要保持招生入学政策相对稳定,涉及大的政策改革调整要及时向教育部报告,提前召开必要的听证会、咨询会或吹风会,让老百姓“早知道”,引导家长形成合理就学预期。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坚持普职分流非常必要

中国教育部:坚持普职分流非常必要中国教育部称,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坚持普职分流非常必要。综合中国教育部官网与中新社报道,中国教育部今天(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情况,针对有关建议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话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回应称,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基本做法和共同趋势,也是中国“十四五”时期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任。他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同时,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在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所以坚持普职分流是非常必要的。陈子季并称:“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高质量、普及化的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他还说,教育部将积极推动各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本地产业发展需要、健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等因素,一方面,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应用型人才发展多样化需求,合理规划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最根本的是把中职教育自身办好,提升自身的质量,在普职融通上下功夫。发布:2022年2月23日4:01P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严禁学校教师与校外机构以高考志愿咨询谋利

中国教育部严禁学校教师与校外机构以高考志愿咨询谋利中国教育部部署各地各校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工作,明确严禁学校、教师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通过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谋取利益。根据北京日报报道,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要按照考生自主填报、考试机构和学校提供公共服务的原则,加强志愿填报咨询服务工作。加强招生政策宣传解读,实施“五个一”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至少开展一次覆盖全体师生的志愿填报政策培训、提供一本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组织一场线上直播咨询活动、播出一档电视或电台政策宣讲节目、发布一期志愿填报预警信息;开展面向考生和家长的志愿填报培训,让考生熟知志愿填报流程和办法;教师应指导考生结合自身兴趣志向以及高校招生政策要求,自主合理填报志愿。教育部还指出,各地各校应强化志愿填报规范管理,指导考生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严防志愿被他人盗改。严禁学校、教师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通过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谋取利益。高中阶段学校、教师不得代替考生填报志愿、指定志愿学校,不得收取考生家长或招生高校的任何费用。各地教育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将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的教育咨询机构、校外培训机构等进行全面排查,严肃查处经营不合规、服务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等问题,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发布:2022年6月27日2:22PM

封面图片

中国教育部强调克服单纯以成绩评价高中倾向

中国教育部强调克服单纯以成绩评价高中倾向中国教育部强调,坚决克服单纯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评价高中学校办学质量的倾向,也不给年级、班级、教师下达升学指标。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去年12月31日印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将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方面作为评价重点内容。教育部今天(2022年1月10日)在官网上刊登关于评价指南的新闻稿。评价指南强调,将高考升学率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结果之一,不将升学率与教师评优评先及职称晋升挂钩,不公布、不宣传、不炒作高考“状元”和升学率。中国国务院曾在2020年10月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同样强调不公布、不宣传、不炒作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发布:2022年1月10日2:13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