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阶段「走塑」新法例实施 环保署:适应期内不会对违规业务执法

首阶段「走塑」新法例实施 环保署:适应期内不会对违规业务执法 首阶段「走塑」新法例即日起实施,政府设半年适应期。环保署表示,业界普遍对新法例的要求已有所认识,并逐步调整业务,根据署方过去数天走访所见,不少大型连锁食肆已转用非塑胶替代品,部分中小型食肆亦开始转用,初步推算约有三成店舖已符合新法例要求,转用可重用或非塑胶替代品。至于酒店及零售业界的准备情况更为理想,过半数走访的业务地点已符合新法例要求。环保署表示,未能在法例实施前转用或转售非塑胶替代品的店舖,主要原因是仍有存货,希望在适应期内尽快清货以免浪费,亦有部分正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署方重申,在适应期内不会对违规业务进行执法,适应期过后,署方仍会采取宣传教育先行的模式,针对屡劝不改的业务,视乎实际情况,采取执法行动。针对餐饮业界寻找替代品的关注,环保署指出,环保餐具的材质多元,除了纸浆外,还有很多选择,包括木、竹、甘蔗渣浆、木浆、草浆等。本地餐厅食肆在选购餐具时,应根据不同菜式,选择适合的餐具,亦建议餐厅采购替代餐具时,可以参考环保署设立的「绿色餐具平台」,协助业界寻找适合的替代品。至于第二阶段管制,环保署说会等待市场上有成熟的相关替代品才会考虑推行,现时未有实施时间表。 2024-04-22 17:46:24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环保署︰已有21%中小型食肆转用非塑胶替代品

环保署︰已有21%中小型食肆转用非塑胶替代品 管制即弃胶餐具和其他塑胶产品相关法例,会在本月22日开始实施。环保署说,早前已走访2万间中小型食肆,其中21%已经转用非塑胶替代品,相信现时的数字一定更高。署方又说,新例实施后六个月是适应期,即使发现违规情况,都不会执法。他们会再派人走访2万间食肆,以及2万间零售店舖和酒店,了解「走塑」的情况,和提供适切的建议,在六个月的适应期过后,署方亦会继续派人走访,如果发现有屡劝不改情况,才会采取执法行动。 2024-04-12 18:19:13

封面图片

首阶段管制限塑令4月22日实施 环保署相信对市民生活影响有限

首阶段管制限塑令4月22日实施 环保署相信对市民生活影响有限 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产品的新法例4月22日起实施,涵盖即弃餐具及其他塑胶产品。所有发泡胶餐具、即弃胶杯、胶碗、胶刀叉、胶饮管等,堂食全面禁止供应,亦不能销售;而外卖同样禁止使用发泡胶餐具、胶饮管、胶刀叉、胶匙、胶碟等;不过胶杯、胶杯盖、胶碗、胶盒仍然可以使用,商户亦可以继续售卖。其他即弃塑胶产品方面,胶柄棉花棒、雨伞袋、胶牙签、食物胶签、充气打气棒、派对帽、荧光棒等,将禁止销售和免费供应;不过,宣传用塑胶包装纸巾、非医疗用的胶手套,就可以收钱提供。另外,酒店及宾馆将不能够免费提供部分即弃梳洗用品,包括胶柄牙刷、牙膏、胶梳、小樽装的沐浴露等,胶樽装水亦不能免费供应,旅客如果有需要,可以付费购买。环保署助理署长郑健接受本台专访表示,塑胶对环境生态以至人类健康都可以造成深远祸害,「走塑」及「减塑」已是大趋势,政府希望透过新法例达致源头「减塑」及「走塑」。郑健相信新例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有限,因为受管制的塑胶用品,市场上已有充足的替代品,例如木制的刀、叉、纸饮管、木柄棉花棒等。他强调市民日后无论购买或使用受管制即弃塑胶产品,都不会违法,又相信市民适应使用有关替代品后,再在网上、或在海外购买即弃塑胶产品回港的意欲将愈来愈低。环保署已设立专题网站「截塑」,提供相关法例资讯,并针对市民的误解及担忧,制作简单资讯和懒人包,透过社交平台及政府新闻网,释除市民的疑虑,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2024-02-12 09:09:49

封面图片

环保署称两万间中小型食肆当中两成已转用非塑胶餐具

环保署称两万间中小型食肆当中两成已转用非塑胶餐具 管制即弃胶餐具和其他塑胶产品相关法例将于本月22日开始实施。环保署表示,已实地走访2万间中小型食肆,了解营运方式,当中两成已转用非塑胶餐具,其余食肆已知悉有关管制,开始寻找替代品、或正清理旧货,亦有越来越多食肆查询及订购非塑胶餐具。署方说,本月中起在多个主要入境管制站发放宣传短片,又指将于实施后的6个月适应期主动巡视相关食肆、零售店、酒店和宾馆,期间将集中宣传教育工作,了解商户情况并尽量提供协助,不会对违规业务进行执法,适应期后将继续巡视,并针对屡劝不改的「违法黑点」执法。 2024-04-12 15:58:14

封面图片

当局称八成受访食肆未转用非塑胶餐具 知悉管制并开始寻找替代品

当局称八成受访食肆未转用非塑胶餐具 知悉管制并开始寻找替代品 管制即弃胶餐具和其他塑胶产品的相关法例下月22日实施,环境及生态局表示,环保署访问了超过15000间中小型食肆,约两成食肆已经符合新法例要求,其余八成受访食肆虽然还未转用非塑胶餐具,他们均表示知悉有关管制,并开始寻找替代品的供应。局方在社交专页说,一些供应商表示大部分大型连锁食肆已转用替代品或已为「走塑」作好准备,近期亦越来越多中小型食肆向他们查询及订购非塑胶餐具,例如纸饮管、木刀叉等。管制计划实施后,环保署仍会继续安排人员主动巡视食肆的运作情况,集中宣传教育工作,并提供适切的建议和资讯,协助业界在6个月的适应期内符合新法例下的规定。 2024-03-14 22:01:12 (1)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管制即弃胶餐具下周一实施,环保署署长徐浩光到快餐店了解业界准备工作。

#港闻 【Now新闻台】管制即弃胶餐具下周一实施,环保署署长徐浩光到快餐店了解业界准备工作。 徐浩光到了三个大型连锁餐饮集团的分店,向餐厅负责人和前线员工了解替代品餐具款式、顾客反应等。 徐浩光引述餐厅称,近日已有一半顾客选择外卖「走餐具」,又指三个集团都已转用或准备转用非塑胶餐具,不会主动提供即弃餐具。 环保署有信心首阶段管制会顺利推行,在实施首半年适应期,会走访中小型食肆零售店和酒店宾馆,了解运作情况,亦建议商户尽快在适应期内用完受规管产品的存货,避免浪费。

封面图片

环保署指酒店「走塑」非新鲜事 当局将多向旅客宣传新例

环保署指酒店「走塑」非新鲜事 当局将多向旅客宣传新例 首阶段禁用即弃塑胶餐具及产品4月22日开始实施,有经营「两𩠌饭」食肆的负责人说,正寻找合适的物料替代,但忧虑成本上升增加经营压力。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说,不少食肆都知悉即将推行的首阶段即弃塑胶餐具和产品管制,并正比较不同供应商的替代产品价钱。不过黄家和认为,经营成本上升是一大难关,特别3年疫情大部分食肆都没有盈利,各样餐具的成本增加,都加重小型食肆的经营压力。环保署助理署长郑健接受本台专访时说,现时非塑胶外卖餐具的价钱,与一般塑胶餐具相差不远。他举例胶叉平均约每件0.2元,而木叉平均约每件0.25元,相信随著替代品的供应愈来愈多,价钱将进一步回落。另外,新例下酒店及宾馆不能免费向旅客提供即弃梳洗用品及胶樽装水,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认为,旅客未必清楚香港的环保政策,如向他们收费,担心令人感到香港很吝啬,或会影响形象。郑健说,酒店「走塑」并非新鲜事,相信旅客不会感到陌生,同时政府在4月22日前,于主要口岸向旅客多宣传新法例。他又说,政府今年初开始,已为相关业界举行多场线上同线下的培训讲座,近日针对有零售业界例如药房,不太清楚新法例,政府已派人接触业界进行讲解。 2024-02-13 08:55:06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