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王琅:只卷价格不卷服务 对中国品牌海外形象不利

奇瑞王琅:只卷价格不卷服务 对中国品牌海外形象不利 2023 年开始,特斯拉、比亚迪等行业巨头接连掀起降价,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应声而起。随着价格战的深入,降本压力层层传导,几乎所有的汽车零部件公司都收到了车企的降本要求,原本 5 年的降本目标被压缩到 2 年甚至是 1 年。供应商与车企一起开足马力,用拼命加班的方式来满足产品快速迭代的要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琅表示,某种程度上中国汽车行业的内卷蔓延到海外,一方面加剧了整个贸易主义抬头;另一方面只卷价格不卷服务的行为,为中国品牌海外形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第一财经)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奇瑞汽车王琅:新能源汽车内卷已经蔓延到海外,给中国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利影响

奇瑞汽车王琅:新能源汽车内卷已经蔓延到海外,给中国品牌形象造成了不利影响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琅在 #2024 中国汽车论坛# 表示,过度的内卷既不利于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整个产业生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他指出,随着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在全球获得了一定的领先优势,中国自主品牌快速成长。在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活力和创新的同时,但内卷也蔓延到海外,一方面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方面只卷价格不卷服务的行为,为中国品牌海外形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睿见 Economy)

封面图片

奇瑞李学用:不打价格战不可能 中国品牌的崛起要归功于价格战

奇瑞李学用:不打价格战不可能 中国品牌的崛起要归功于价格战 在对应的价格里面,给消费者创造最优的价值,才是最优解。他还表示,正因为所谓的严重内卷、价格战,从另一方面也帮助了中国品牌不断崛起,是中国品牌在科技进步、成本优势方面的价值体现。与奇瑞李学用持相似观点的车企,还有比亚迪,王传福在此次论坛上表示,行业内卷是市场竞争的体现,也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从手机到家电行业,优胜劣汰的过程促进了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他鼓励业界积极拥抱竞争,从中脱颖而出。而吉利、华为等企业则对价格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称,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应仅仅局限于价格战,而应更广泛地涵盖技术、品质、品牌和服务质量等多个维度。同时,他还呼吁,汽车企业应坚守道德底线,不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降低成本,不通过欺骗消费者来获取短期利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国汽车品牌在泰国也开始卷价格

中国汽车品牌在泰国也开始卷价格 中国汽车品牌在国内开启的价格战,如今也蔓延到了海外市场。今年 5 月,比亚迪在泰国推出了 2024 款 ATTO 3(比亚迪元 PLUS),这款主力车型的新改款价格直接降至 89.99 万泰铢(约合 18 万人民币)。另一款车型比亚迪 DOPHINE(海豚)则因比亚迪罗勇工厂投产在即,前段时间以 59.99 万泰铢(约合 12 万人民币)的价格降价促销,下一批将换为本地生产车型。随后,长安、哪吒和五菱也开始推出价格低于比亚迪海豚的小车型,意在以更低价格争夺市场。实际上这也符合泰国当地市场需求,高价车型在泰国并不走量,扩大电动汽车市场规模还需通过价格优势来实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国汽车品牌在泰国的价格远高于国内同款车型,即便降价实际上也有较大利润空间。降价也波及到了日系品牌,丰田、铃木和日产开始提供购车金融优惠政策,或是赠送油卡等促销活动。(界面新闻)

封面图片

奇瑞总经理:国产车出海要抱团 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拼价格了

奇瑞总经理:国产车出海要抱团 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拼价格了 奇瑞的出海战略是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国汽车在全球应该有独特的价值体现。“全中国有多少品牌能够称得上全球著名?我觉得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他强调,面向整个海外市场,中国企业还是要抱成团,共同来维护中国汽车品牌的形象,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出去以后全是拼价格,比谁价格更低。对于国产车出海一事,奇瑞国际公司总经理束学明,前段时间还提到了零公里二手车平行出口一事。他指出,近些年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比较多,也有很多零公里二手车出海,特别是电动车的零公里二手车。这些车如果仅仅在中国上了一个牌,拿了补贴,就把车搞到国外去,没有完整的售后服务。不管是对主机厂也好,对海外的总经销商也好,对客户也好都是百害无一利的,希望友商们一起管控。而奇瑞之所以积极关注国产汽车出海一事,也与自身的汽车出口业务持续强势增加有关。行业数据显示,奇瑞今年一季度累计出口253418辆,同比增长40.9%,出口量继续位居中国汽车第一。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吉利汽车董事长:简单粗暴价格战是造假售假导火线

吉利汽车董事长:简单粗暴价格战是造假售假导火线 随着中国电动车行业内卷加剧、价格战频频发起,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坦言,简单粗暴的价格战是车企造假售假的导火线,最终将造成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和澎湃新闻报道,李书福星期五(6月7日)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形容,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第一,价格战一浪高于一浪,举世无双。 他指出,当今中国不缺造车的企业,欠缺的是有创新力的汽车零部件生态环境、有原创能力的汽车安全软硬件科技公司、有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供应商及具备原创能力的汽车公司。 李书福直言:“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随着中国电动车行业迅速发展、竞争环境日益激烈,车企近两年来频频发起价格战,致力在逐渐饱和的市场中抢占份额。 中国乘联会预计,在去年“史上最强”价格战之后,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价格战仍将激烈。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论坛上直言,这样卷下去不是方法,企业的目标是盈利,进而通过缴税、就业为社会贡献。 他强调,汽车行业要有大局、有格局,着眼长远战略,而不是去卷。 不过,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则认为,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是让行业快速回归良性竞争的最好方式。未来十年将会有更多中国品牌卷成世界级品牌,会卷出中国品牌新高度,卷出用户利益最大化。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则形容,以前行业卷价格、卷技术、卷规模,如今已经在卷老板、卷流量等。 但王传福认为,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企业家不应该焦虑,而是要积极面对。“我相信所有的企业家都要拥抱、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发展,为国家作贡献。” 2024年6月8日 2:01 PM

封面图片

“17点的天是黑的” 奇瑞强制加班还拿华为做挡箭牌?

“17点的天是黑的” 奇瑞强制加班还拿华为做挡箭牌? 这也意味着,奇瑞员工每天要免费加班超过3个小时,才能获得当天的餐补。另外,员工加班调休时间被严格限制,部分部门禁止调休申请、禁止请假,还会依照加班时长进行末位淘汰。对此,多位奇瑞汽车员工向媒体证实,上述描述属实。他们还补充,每周一要进行加班排名,各部门之间要对比加班时长,没达到加班系数就要被通报,有的部门要求周六出勤率到99%。还有在奇瑞芜湖总部的员工向媒体确认,他所在的部门,每个月工作时长至少是劳动合同上签署时长的1.4倍。“工作时间‘896’,周六强制加班,周日休息不保证。即使活干完了也不允许下班,必须留在工位上卷加班时长。”在这种加班强度下,有一位2023年入职的应届生对媒体透露,奇瑞汽车人才流失率较高,应届生几乎不到一年走掉了七成,剩下的也只准备积攒两年工作经验后跳槽。据他统计,5月一共加班了120小时,加上正常上班的174小时,总计工作时长近300小时。但他到手的薪资只有4800元左右,算下来时薪只有16元。更让奇瑞员工难以接受的是,为了掩盖加班事实,目前上班打卡记录已被关闭,默认展示打卡时间为上午8:30至下午17:00。这也成为了员工此次不满的导火索。随后,“奇瑞汽车强制加班”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有疑似奇瑞员工在相关微博下留言:“我们最近流行一句话,奇瑞(下午)5点的天是黑的”。事实上,这个热搜在2023年就有过一次。当年3月,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发布内部邮件称,“通知所有的员工,以奋斗者为本,周六是奋斗者的工作日。”这封邮件迅速发酵引发广泛讨论,被网友认为是“道德绑架式自我感动”。高新华是奇瑞公司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在奇瑞已有26年,可以说是奇瑞的“老人”,他的邮件十分具有代表性。当时,高新华对外回应称,这个事是自媒体在恶搞,“我想冷处理”。邮件要求的对象并非普通员工,而是希望激发愿意努力工作的员工,鼓励他们奋斗,本意并非压榨员工。但对于“规避法律风险”的说辞,他并未做出回应。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华还在邮件提到,这是学习华为精神,让奋斗者努力,也确保奋斗者不会吃亏,并要求“从机制上想办法”。此前,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尹同跃也曾定下了向华为学习的目标。不过,其主要学习目标是华为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和国际市场的开拓。这个时候,华为倒成为奇瑞加班的“挡箭牌”了。有网友就表示,“华为给多少钱,奇瑞给多少钱”。事实上,早年间,有奇瑞员工还对《环球企业家》表示,“尹(同跃)鼓吹信仰学,喜欢员工无偿奉献,加班到死。”旁观者对他的人才理念概括为用真挚的情感留住人,用精彩的事业吸引人,用艰巨的工作锻炼人,用有效的学习培养人,用合理的制度激励人。在高新华邮件发出之前,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李学用就已喊出了“让内卷来得更猛烈些吧”。由此可见,奇瑞的加班文化和内卷早已根深蒂固。有奇瑞汽车员工向媒体揭露了其原因。该员工表示,这是“因为领导的绩效和普通员工加班时间有关。”今年年初,奇瑞汽车就曾内部发文称,为提升会议质量、提高会议效率,会议尽量安排在晚间,白天用于工作思考、业务推动和管理提升等。界面新闻曾报道,奇瑞汽车招聘官网宣称,公司就像大学校园,重视伙伴关系,没有上下级概念。但据天眼查显示,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上百条法律诉讼信息中,有接近10%为劳动争议与劳动合同纠纷案件。这么一对比,宁德时代向员工发出的“奋斗100天”的号召,即符合条件的员工从6月12日起,施行“896”的工作日,即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共“奋斗100天”,也就显得“不孤独”。6月25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曾毓群首次于公开场合正面回应,“奋斗100天,就是号召大家去练好基本功,我们没有强迫大家。”二者的关键词都是“号召”、“没有强迫”。车圈的这种“896”加班风,比互联网的“996福报”有过之而无不及。主机大厂的领导们对此都有深刻认识。比如李书福就在最近的演讲中指出,“内卷”严重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表现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和不合规的无序竞争。”“大嘴”余承东也在公开场合表示,“‘卷’价格不如‘卷’价值”。“我们不善于‘卷’超低价格,我们善于‘卷’价值、卷智能化、豪华感、舒适感、安全、高质量、卓越的用户体验,尤其在智能化上‘卷’,我们认为能‘卷’出更大的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奇瑞的“卷”更多是为了卷而卷。这种被员工形容为"绞肉机"式的工作制度,对于正在加速转型的奇瑞来说,并不是好事。一方面,奇瑞汽车正在重启IPO,按照预定计划将在2025年前完成A股上市。据不完全统计,这已经是奇瑞19年来第五次冲击上市,前四次均以失败告终。按照当前IPO审核的标准,奇瑞倒是有些铤而走险,爆料员工也提及,“奇瑞为IPO保证利润,减少人工成本”,采取了一系列灰色操作。同时,在这关键节点,关于工作制度的舆论,也将一定程度上对其上市进度产生影响。另外一方面,员工试图借助外部压力来解决内部问题,这与东方甄选近期被旗下主播拆台的情况极为类似。说明奇瑞汽车在转型的路上,首要的组织管理和公司治理出现了问题。这直接反映在业务上,按照尹同跃的说法就是,奇瑞在新能源汽车方面“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数据显示,2023年奇瑞全年销量达到188万辆,创下历史新高,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不足10%,与长安、吉利等竞争对手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其中还有一个现实是,海外虽然占据奇瑞销量的半壁江山,但多以低端车型为主。在2023奇瑞科技DAY主题活动上,尹同跃还坦诚,“以前奇瑞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现在到了必须要做减法的时候。”在唐辰看来,对于奇瑞来说,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奇瑞的汽车产品线需要“做减法”,改变过去“多生儿子,却不好打架”的痛点。要知道,奇瑞衍生的品牌包括瑞虎、风云系列、星途、艾瑞泽、捷途、iCar等众多品牌。对比一下,特斯拉、“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产品线精简,用户有极高的品牌认知度。奇瑞更需要在产品力、品牌力上“卷”,做加法。还有一层含义是,奇瑞需要在内部治理上“做减法”,砍掉形式主义的“耗时间加班”。这层意思,尹同跃没有表达,但他必须要尽快意识到,内卷式加班,形式主义加班,在互联网大厂的反馈,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在企业内部形成极大的阻力,最后可能在舆论上发酵,对企业品牌造成极大的伤害。比如最近的manner事件和并不鲜见的加班猝死悲剧。过去几个月,雷军和小米汽车为车企大佬指明了“流量的方向”,尹同跃也看到其中的机会。他在采访时称,这也是逼着我这六十多岁的老汉(直播),我是典型的被“绑架”,被行业“绑架”,也被我们手下的这些年轻人绑架。这个时候,尹同跃应该也有警觉,卷的方向不对,年轻人对不合理的工作制度的舆论冲击,对奇瑞来说,也可能是致命一击。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