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巨子生物今天上市,就是敷尔佳面膜,暴涨。 薇娅公司是小股东,小编们惊呼她又又又赚麻了。 我给她算了一下,薇娅公司占股0.84%,今天市值290亿港币上下,换算后薇娅手上股票价值2.25亿人民币,扣除认购成本1.67亿,净赚5800万人民币左右。 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5800万肯定是大钱。 可按照薇娅曾经双十一的美妆坑位费计算,也就是给6个品牌直播的收入。对她来说,5800万赚起来甚至用不了60分钟。我这还没将抽佣算在内。 没有任何批判或夸大的意思,只是感叹直播这个行业,出名要趁早,发财也要趁早,既能出名又能发财只能分秒必争。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2019年英国人均gdp4.23万美元。陕西的人均gdp为6.6万元人民币(约1万美元)。 无论人口总量还是人口密度,英国都远大于陕西。 至少说明了一个事实:人口密度并不是阻碍发展的要素。 ​​​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关于郑州富士康,找到了几组数据: 1、郑州富士康有三个厂区,分别是郑州航空港厂区、经开区厂区、中牟县厂区。共有近35万员工,现在情况最严重的港区富士康就有20多万工人。 2、郑州富士康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手机组装工厂,全球一半的苹果手机产自郑州,平均1分钟组装350部手机,每天产量约50万部。 3、2009年至2018年,9年时间,郑州常住人口增加了260万,其中几乎一半的增量来自富士康。 4、2019年郑州进出口总额达到4129.9亿元,位居中部6省第一,其中,郑州富士康2019年度出口总额为2199亿元,进口总额为1138亿元,总计占郑州进出口总额的近81%。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深圳奇遇 今天跟一个俄罗斯小哥喝咖啡,家里开挖矿厂的。 16岁开始玩btc,并说服本在做物流生意已经四五十岁的老爹了解,结果老爹18年开始搞矿场,一堆S机,一个月电费就得200多万人民币。 好在俄罗斯寒冷,气候优势,加上电费价格极低,直接地理套利……高点卖了,但还有几十个btc,长期持有看好。 小哥才23,国内当模特一天就能赚人家一个月工资,每个月只用上半个月,这现金流也太香了……业余时间玩crypto …… 说实话,我想了想,混血的地理套利优势一定是最强的,尤其是亚洲混欧美那种,我这个体质真的见鬼了,在国内遇到的混血密度远超过纯血统,而且都是亚混欧。 我仔细研究了下他们的背景,没有一个是不使用某个国家的优势的,无论教育、护照、赚钱、职业录取难度系数、外表优势、思维认知、语言优势……真的几乎通吃…… 天生就有一副好牌,天生Global Citizen ……要玩赢这游戏难度真是低很多……Unfair conditions……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室友带我涨见识系列 室友公司接待了一位50+的深圳富婆,在北京买了1.5亿的房子后,来上海参加某奢侈品的活动,兴致上来想在上海买套房子,预算也在1-1.5亿。 从抖音上找到室友老板后,就带着四处看房。没有找到合心意的房子,就在上海某市中心高端小区租了一套20w/月的房子,空置了3个月,等新买的家具搬进去。忘了说,她为了在这套租的房子花100W+买了新家具,平时住在半岛酒店。 听说室友老板很想要一台某款法拉利,就提出想去看看车。看上了某款需要拥有2台法拉利才能有购买资格的车,于是当场下单了2台法拉利,差不多花了1000W。 晚上又去恒隆LV买买买,一天不到也就花了1500万吧。 室友公司老板+2位员工全程陪伴式服务,回来后大呼:贫穷限制了他们的想象。 如果不是室友成天在朋友发需要验资1亿才能看房的豪宅广告,我大概也以为这些都是存在于玛丽苏小说里的段子。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身边人发财的几个途径(老板二代除外): 一、大部分人是靠在对的时点买房,稀里糊涂就赚到了。当然也有同学和同事年前在北京各种加杠杆买房早已财富自由的,但极个别。关键词:随大流。 二、股市、商品期货等,大幅上涨时候加杠杆。倒下的是多数,但也确实有上岸的。关键词:反人性。 三、创业有成功的,但没有做大的。张一鸣是同年校友毕业,但不认识。关键词:极少数。 四、有股权,赶上行业风口、国企混改或民企激励拿到了股权,纸面富贵、未来可期。关键词:能坚守。 五、寻找不同领域对资产估值的信息差,我周边有个别是在稀土、不良资产、非上市项目投资等领域做交易或投资发财的。关键词:够灵光。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今天才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公司叫做「滴灌通」,前港交所CEO李小加做的,这家公司不投互联网,不投电商,不投大型连锁企业,只投线下的单个小店,然后根据单店的经营情况,来确定不同阶段的分成比例。只 1. 最开始募不到资,李老板自掏腰包,后来很快融到了1.2亿美金。要拿这些钱不做大平台,做小小的毛细血管。 2. 只投新店,只投单个小店,优选品牌加盟的小店,第一天开始就在分钱,不求大规模,但求稳定持续的利润。 3. 目前投了600家店了,每笔投资平均在45~50万元之间。目基本上分布在近五、六十个品牌, 30个省市的80个城市里。今年目标千店,明年目标万店。 好神奇的思路啊,这可是港交所前CEO的创业项目哎。切了这么细分这么小的一个切口。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