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向患者展示他们的斑块照片有助于帮助他们解决心脏风险问题

研究发现向患者展示他们的斑块照片有助于帮助他们解决心脏风险问题识别和管理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对优化健康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病人对这些风险因素的看法和理解。例如,让一个人理解他们为什么需要健康饮食、戒烟、服用处方药和控制血压是很重要的。墨尔本贝克心脏和糖尿病研究所和霍巴特孟席斯医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向患者展示其动脉中斑块的图像,会更有动力去遵守药物治疗和解决风险因素。"这项研究表明,使用图片以及传统的风险信息有助于缩小一个人的知识差距,并提高对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的依从性,"该研究的通讯作者TomMarwick说。研究人员分析了六项涉及7000多名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据研究人员称,这是第一次确定患者的可视化是否能改善他们的风险得分和个人风险因素。这些研究使用冠状动脉钙质扫描来检查动脉中的钙质沉积,或使用超声波来检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人员发现,向患者展示其动脉中钙质或斑块堆积的图像不仅能教育他们,还能促使他们改变生活方式以解决风险因素。马威克和团队看到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以及血压有了明显的下降。研究人员说,缺乏了解或动力不足会使人们对自己的病情感到自满,这可能是危险的。马威克说:"让一个自我感觉很好的人每天服用药片来减少他们的心脏风险可能是很困难的。但是一旦你能向人们展示血管受损,他们就会意识到,这不是控制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导致问题的风险因素--而是治疗一个实际已经开始的疾病。"研究人员说,该研究的结果表明,让病人参与诊断和治疗过程的重要性。"心脏成像是心脏病专家的重要诊断工具,但这项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有更广泛的用途,以促进沟通和理解,"马威克说。"我希望像这样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证明在人群中更广泛地使用冠状动脉钙扫描等心脏成像技术。"该研究发表在《JACC》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6185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61851.ht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微塑料进入动脉或增加心脏病等风险

研究:微塑料进入动脉或增加心脏病等风险一项由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牵头的新研究发现,进入人体的微塑料会在动脉内积聚,可能增加罹患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新华社星期天(3月10日)报道,近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新研究显示,在对257名颈动脉中存在粥样斑块的患者进行观察后发现,这些斑块会限制流向大脑的血液,增加中风的风险。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72岁,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平均34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58%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斑块中可检测到聚乙烯的痕迹,而聚乙烯是最常见的塑料。此外,12%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斑块中可检测到聚氯乙烯的痕迹,这是另一种常见塑料。研究指出,在斑块中检测到塑料痕迹的人中,有20%的人在这项研究进行期间遭遇中风、心脏病发作或死亡。在斑块中未检测到塑料痕迹的人中,这一比例为7.5%。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颈动脉斑块中未检测到塑料的人相比,斑块中含有微塑料或粒径更小的纳米塑料的人发生心脏病、中风或死亡的风险要高出数倍。微塑料通常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可通过食物甚至呼吸进入人体。2024年3月10日3:42PM

封面图片

可注射欧米伽-3药剂可阻止引发中风的动脉脂肪斑块的发展

可注射欧米伽-3药剂可阻止引发中风的动脉脂肪斑块的发展虽然DHA存在于三文鱼等油性鱼类中,但通常是作为口服补充剂服用。问题是,以这种形式服用时,肠道对它的吸收率很低,因此很难发挥它的保健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注射的DHA,更好地利用了DHA的治疗潜力,发现它能有效地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治疗心脏病的一种新方法。他们将DHA包裹在脂质体配方中,以防止其降解并增加其在组织中的浓度。脂质体是由胆固醇和天然无毒磷脂人工制造的微小球形囊,用于将药物或其他物质带入组织。为了测试其新型疗法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研究人员给小鼠喂食高脂肪饮食四周,以建立动脉斑块,然后静脉注射对照脂质体或DHA脂质体八周,同时继续喂食高脂肪饮食。研究人员观察到,DHA脂质体进入血液后,会在动脉斑块中积聚。脂质体被巨噬细胞(一种白细胞)吸收,从而缩小了斑块。此外,斑块更加稳定,使其不容易破裂,造成动脉阻塞,继而引发心脏病或中风。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注射DHA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一种很有前途的新方法。他们期待着进行人体临床试验。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Jiong-WeiWang说:"这是第一项证明可注射纳米制剂能显著提高DHA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的研究,其剂量比口服DHA的报告用量低4万到40万倍。我们对它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临床益处持乐观态度,并正在探索在不久的将来对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该研究发表在《受控释放》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570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5707.htm

封面图片

研究发现深部脑刺激有助于中风后的康复

研究发现深部脑刺激有助于中风后的康复一项研究发现,脑深部刺激与物理疗法相配合有助于中风后康复/克利夫兰诊所虽然紧急医疗保健、成像和医疗设备的进步改善了急性期中风的治疗,但高达50%的幸存者在中风后留下慢性残疾,这往往导致他们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日常活动。中风患者通常会留下上肢损伤,包括肌肉和肌张力减弱或受损以及感觉变化。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使用一种新的侵入性手术方法来帮助中风后长期受损的人康复。他们的首次人体一期临床试验涉及齿状核的深部脑刺激(DBS),齿状核是大脑中负责调节随意运动、认知、语言和感觉功能精细控制的部分。12名在12至36个月前单侧大脑中动脉中风后出现持续中度至重度上肢损伤的参与者,通过手术将电极插入他们的小脑。类似心脏起搏器的设备会发出微小的电脉冲,帮助参与者恢复对运动的控制。手术后出院后,参与者接受了数月的物理治疗,首先关闭DBS设备几周,然后打开四到八个月。研究人员在设备打开后看到了最大的改善,12名参与者中有9名的运动损伤和功能都有改善。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损伤的严重程度影响了参与者的表现。根据使用Fugl-Meyer中风恢复评估的治疗前和治疗后评分,那些至少保留最低限度运动功能的人的收益几乎增加了两倍。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安德烈·马查多(AndreMachado)表示:“这些[研究结果]让患者感到安心,因为研究参与者在中风后已经残疾一年多,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三年了。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机会,可以在中风恢复的慢性阶段进行急需的康复改善。对治疗有反应的研究参与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是显着的。”研究人员得出结论,DBS联合物理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他们计划使用更大的样本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肯尼斯·贝克说:“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改善数十万中风幸存者的身体康复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深部脑刺激与物理治疗相结合,可以改善中风一年多后患者的运动能力,并且其运动改善已基本趋于稳定。这告诉我们,这项研究值得在更大的患者样本中进行进一步调查。”该研究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77413.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77413.htm

封面图片

中国研究人员利用放射组学预测心脏病发作

中国研究人员利用放射组学预测心脏病发作冠状动脉疾病与动脉壁内堆积的脂肪斑块有关。大的、富含脂质的斑块很容易破裂。这些斑块的破裂导致大多数心脏病发作。然而,预测哪些斑块会破裂是一个挑战。中国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放射组学模型,利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图像的信息来评估斑块的脆弱性。他们在299名患者中开发了该模型。然后他们在708名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身上研究了这种方法。该模型能够检测出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如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加有关的脆弱斑块。在为期三年的中位随访中,高放射性特征与这些事件独立相关。两名患者的代表性图像显示了使用放射组学特征(RS)来区分用血管内US定义的脆弱斑块。(A-C)图像描述了具有高RS值的脆弱斑块。(A)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图像显示左前降支动脉(LAD)近端有一个部分钙化的斑块(箭头),RS值为0.56。(B)相应的轴向CCTA图像显示该斑块具有低衰减区(圆圈,25H)。(C)相应的血管内US扫描确认该斑块为衰减斑块(*)。(D-F)图像显示一个非脆弱的斑块,具有低RS。(D,E)CCTA图像显示在左前降支动脉近端有一个部分钙化的斑块(D中的箭头),RS值为0.50。(F)相应的血管内美国扫描证实该斑块为部分钙化斑块,无回声衰减和回声区。使用最佳截止值0.53(范围,0.46-0.58)来定义高与低RS病变。资料来源:北美放射学会"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鼓舞和兴奋,"研究的共同牵头人、来自中国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放射科的医学博士张龙江说。"与传统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解剖参数相比,放射组学提供了一种更准确的检测脆弱斑块的方法。"放射组学特征将很容易添加到临床实践中。在临床上,它可以评估潜在的脆弱斑块,并帮助对高危患者进行分层。张博士说:"如果将放射组学分析嵌入常规CT血管造影工作站,它可以自动识别脆弱斑块供临床医生审查。因此,放射组学可能会显著提高常规临床实践中高危斑块检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在大型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下,放射组学方法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并在未来改善病人护理。"研究人员打算从不同的扫描仪类型和供应商那里建立一个放射组学模型。他们还计划对1万名患者进行一项更大的多中心研究。...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44371.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44371.htm

封面图片

青中年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动脉斑块风险因素的影响

青中年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动脉斑块风险因素的影响尽管医学在不断进步,但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通常在生命早期就已开始,而且发病时没有明显症状,因此在亚临床阶段发现这种疾病是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减缓病情发展的关键。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新研究,调查了无症状中年人的早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以确定其影响因素。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博尔哈-伊瓦涅斯(BorjaIbáñez)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血压和胆固醇的适度升高对年轻人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有更明显的影响。"研究人员从早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PESA)研究中招募了3471名无心血管疾病史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的基线年龄在40至55岁之间,他们每隔三年接受一次颈动脉和股动脉的三维血管超声(3DVUS)检查,这种成像技术能准确量化斑块的体积。CT扫描确定了参与者的冠状动脉钙(CAC)评分,这是一种对心脏动脉壁上钙化斑块的测量。在每次就诊时,参与者都会提供有关生活方式因素的信息,如吸烟状况、每日能量摄入、饮酒量、体力活动和睡眠。研究人员还询问了病史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并进行了血液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测量。研究的主要结果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从基线到六年的进展和消退情况,由3DVUS测定。六年来,32.7%的无症状中年参与者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有所进展,而8%的参与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有所缓解。其余的人则保持稳定。在"进展者"中,46.5%的人在注册时患有流行性疾病,53.5%的人没有。在"病情稳定者"中,39.7%的人在报名时患有流行性疾病,60.3%的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没有患病。年龄较大、男性、收缩压较高和吸烟是预测病情恶化的最强基线因素。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6年后出现新发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参与者的病情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但研究人员发现其与基线流行病参与者的病情发展关系不太确定。收缩压升高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对年轻参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在不同年龄组中,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增加10毫克/分升,基线收缩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6年后疾病进展的几率就会增加。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40至43岁的参与者增加了9.1%,44至47岁的参与者增加了6.5%,48岁以上的参与者增加了2.5%。收缩压的增幅分别为27.5%、10.4%和4.8%。六年后血压下降的几率与吸烟、男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和年龄较大成反比。六年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消退的参与者示例研究人员说,他们的发现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个性化医疗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控制风险因素--尤其是血压和胆固醇升高--应尽早开始,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这项研究的另一位合著者瓦伦丁-福斯特(ValentínFuster)说:"从年纪较轻时筛查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积极控制风险因素,有助于减轻全球心血管疾病的负担。"他们指出,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早期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是可以'治愈'的,有8%的参与者斑块完全缓解。他们推测,这个相对较小的数字可以通过控制风险因素来增加。研究人员说:"到目前为止,人们普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渐进性疾病,应努力避免其过渡到临床阶段,并避免随之而来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将动脉粥样硬化缓解作为一个现实且可实现的目标(如果及早解决)这一概念的传播,不仅可能影响医疗服务提供者,还可能影响政策制定者和普通民众,这是一个关键信息"。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398637.htm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398637.htm

封面图片

中大发现新结合技术可计算爱滋病毒感染者心脏病风险

中大发现新结合技术可计算爱滋病毒感染者心脏病风险中大医学院研究发现,透过拍摄视网膜图像,即俗称「眼底相」,再结合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可计算出爱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心脏病风险。研究人员招募115名爱滋病病毒感染者参与,当中71人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3人患有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研究人员为所有参加者拍摄「眼底相」,分析视网膜图像特征,包括小动脉和小静脉口径、曲率曲折度和复杂血管分支,计算出爱滋病病毒感染者患心脏病的风险。结果发现,新结合技术灵敏度超过90%,比传统心血管风险预测模型优胜。研究人员指出,爱滋病病毒感染者患上心血管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两倍,他们患上糖尿病及高血压的风险亦较高。今次研究证明,视网膜图像分析可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评估高危人士患上心脏病的风险。2023-03-2318:16:08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